杜审言

► 杜审言个人资料 ► 杜审言历史事件 ► 杜审言历史百科

杜审言

人物简介

杜审言(约645-约708),字必简,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人,祖籍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杜审言的父亲杜依艺做巩县县令 全家迁往巩义 。正史上中的“本何地人,后徙(或迁)”许多并不表明此人出生在此地或籍贯(一般上溯三代)此地,许多是远祖籍或郡望。
  晋征南将军杜预的远裔。擢进士,为隰城尉,恃才高,以傲世见疾。苏味道为天官侍郎,审言集判,出谓人曰:味道必死。”人惊问故,答曰:“彼见吾判,且羞死。”又尝语 人曰:“吾文章当得屈、宋作衙官,吾笔当得王羲之北面。”其矜诞类此。累迁洛阳丞,坐事贬吉州司户参军。

司马周季童、司户郭若讷构其罪,系狱,将杀之。季童等酒酣,审言子并年十三,袖刃刺季重于座,左右杀并。季童将死,曰:“审言有孝子,吾不知,若讷故误我。”审言免官,还东都。苏(廷页)伤并孝烈,志其墓,刘允济祭以文。武后召审言,将用之,问曰:“卿喜否?”审言蹈舞谢,后令赋《欢喜诗》,叹重其文,授著作佐郎,迁膳部员外郎。神龙初,坐交通张易之,流峰州。入为国子监主簿、修文馆直学士,卒。大学士李峤等奏请加赠,诏赠著作郎。初,审言病甚,宋之问武平一等省候何如,答曰“甚为造化小儿相苦,尚何言?然吾在,久压公等,今且死,固大慰,但恨不见替人”云。杜审言与李峤、崔融、苏味道合称文章四友,世号“崔李苏杜”。融之亡,审言为服缌云。审言生子闲,闲生甫。(《新唐书·杜审言传》《唐才子传》)

杜审言是西晋杜预的子孙。在咸亨元年与状元宋守节同榜登进士第,任隰城县尉。审言凭借自己才能过人,为人高傲,被众人忌恨。苏味道任天官侍郎时,有一次审言参加官员的预选试判,出来后他问旁人说:“苏味道必死。”听到此话的人大惊,忙问是何原因,审言回答说:“他见到我的判词,应当羞愧而死。”审言还曾说:“我的文章使屈原宋玉的赋也成为部下,我的书法使王羲之也成为学生。”他的自负傲慢就像这样。后来审言因事获罪,为吉州司户参军。到武则天将他召回,准备重用他时,问他:“你高兴吗?”审言手舞足蹈,表示谢恩。武后命他作《欢喜诗》一首,诗写得令武后满意,受职为著作郎。后来他又任修文馆直学士,直到他病逝。当初审言病重时,宋之问、武平一曾去看望他,他对二人说:“我受尽了造化小儿的苦,还有什么可说的!不过我活着,老是让你们出不了头。如今我快死了,只是遗憾找不到接替我的人呀!”审言年轻时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并称为“文章四友”。他身后留有文集十卷,今已不传,流传下来的只有四十多首诗。

唐高宗咸亨元年(公元670年)擢进士第,为隰城尉。后转洛阳丞。武后圣历元年(公元698年),坐事贬吉州司户参军。却在此时得罪同事郭若讷、长官周季重,两人合谋诬陷杜审言,定了死罪。杜审言十三岁的儿子杜并为父,潜入刺杀了周季童,杜并也被侍卫武士当场杀死,事态震惊朝野,皆称杜并为孝子。燕许大手笔的许国公苏颋,还亲自为杜并作墓志铭。

武则天闻知此事,召审言入京师,又因欣赏其诗文,授著作佐郎,官至膳部员外郎。后因勾结张易之兄弟,被流放到峰州 。不久,召回任国子监主簿、修文馆直学士。

约中宗景龙二年(公元708年)卒,赠著作郎。

杜审言的诗多为写景、唱和及应制之作,以浑厚见长,杜甫云:“吾祖诗冠古。”工于五律,对近体诗之形成与发展,颇有贡献。被后人评论为中国五言律诗的奠基人。他的五律《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被明朝的胡应麟赞许为初唐五律第一。他的五言排律《和李大夫嗣真奉使存抚河东》,长达四十韵,为初唐近体诗中第一长篇。

诗词

排行

名称

属性1

属性2

属性3

1《登襄阳城》《春日江津游望》《大酺》《泛舟送郑卿入京》2《蓬莱三殿侍宴奉敕咏》《望春亭侍游应诏》《宿羽亭侍宴应制》《岁夜安乐公主满月侍宴应制》3《奉和七夕侍宴两仪殿应制》《大酺[永昌元年》《赋得妾薄命》《和韦承庆过义阳公主山池五首》4《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秋夜宴临津郑明府宅》《和康五庭芝望月有怀》《春日怀归》5《旅寓安南》《南海乱石山作》《代张侍御伤美人》《都尉山亭》6《送高郎中北使》《夏日过郑七山斋》《 经行岚州》《送崔融》7《重九日宴江阴》《除夜有怀》《晦日宴游》《七夕》8《守岁侍宴应制》《春日京中有怀》《扈从出长安应制》《 送和西蕃使》9《戏赠赵使君美人》《赠崔融二十韵》《赠苏味道》《和李大夫嗣真奉使存抚河东》10《度石门山》《赠苏绾书记》《渡湘江》 

评价

王夫之评说杜诗时指出:“近体梁陈已有,至于杜审言者而始业叶于度。”

<春日京中有怀>是作者早年的一首诗,抒发了他春日在长安怀念洛阳的情绪,同时也流露了不遇的愤闷.作品的造语新异,气势豪迈,在初唐七言律诗中是佼佼者.

纪昀曰:“起句警拔。入手即撇过一层,擒题乃紧,知此则无通套之病”。

墓地

杜审言葬于偃师的首阳山前祖茔。过了100余年,杜甫的遗骨也归葬这里,与祖父相伴。杜审言墓位于河南省偃师市城关镇杜楼村的城关三中(原杜楼中学),杜甫墓园就在校内,杜审言墓也在里边。 

  •  

上一位:裴度 | 下一位:柳宗元

杜牧(803-852) - 诗人

晋朝杜审言

杜牧是唐朝著名的诗人、散文家,也是唐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他一生写作精湛,被誉为“无情诗人”和“唐代散文第一人”,被列为唐代古文运动的代

杜牧:唐代辞赋名家

唐朝杜审言

杜牧,字牧之,唐代有名的辞赋名家之一。他生于唐肃宗时期(803年),死于唐宪宗广明元年(852年),享年50岁。杜牧是唐朝文学史上的一位杰出代表,他的文

杜审言的民主政治先驱

五代十国杜审言

杜审言是近代中国民主政治思想的先驱之一。他在晚清时期提出了许多关于民主政治的重要观点,为中国的政治改革和民主化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杜审言生于18

杜审言:唐代著名外交家的外交奇才

唐朝杜审言

杜审言:唐代著名外交家的外交奇才在唐代这个政治格局复杂多变、外交活动频繁的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外交家。其中,杜审言可以说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