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经

► 法经个人资料 ► 法经历史事件 ► 法经历史百科

法经战国时期魏国李悝制定,为中国最早的一部初具体系的法典,成为以后历代法典的蓝本。

《法经》的原文已失传,根据后来文献记载,法经共有六篇,即盗法、贼法、囚(或网)法、捕法、杂法、具法。后来商鞅把法经带入秦国,在其基础上制定《秦律》。

上一位:苻宣 | 下一位:福庆长公主

叔向谏子产

春秋战国法经

叔向谏子产是春秋时期晋国政治家叔向(羊舌肸)对郑国执政子产(公孙侨)推行"铸刑书"政策的一次著名谏议,载于《左传·昭公六年》。此事反映了春秋末期

统一货币度量衡

秦朝法经

统一货币度量衡的重要性及其影响一、引言货币度量衡的统一是经济发展的基石,对于国家乃至全球的经济活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子产铸刑书

春秋战国法经

子产铸刑书是中国古代法律史上的重要事件,发生于春秋时期的郑国。子产(约公元前582—前522年),名公孙侨,是郑国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被列为“春秋

子产铸刑书革新

春秋战国法经

子产铸刑书是中国古代法制史上的重大革新事件,发生于春秋时期郑国执政子产(公孙侨)主政期间(约公元前543—前522年)。这一举措标志着中国古代成文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