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

► 甲骨文个人资料 ► 甲骨文历史事件 ► 甲骨文历史百科

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或龟甲兽骨文,主要指中国商朝晚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是中国及东亚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详情

[夏商] 后羿代夏的历史谜团

后羿代夏是中国上古史中一个充满争议的复杂事件,涉及文献记载模糊、考古证据有限以及后世政治叙事的重构。以下是基于现有研究的几点关键分析: 1. 文献记载的矛盾性传统文本分歧: 《左传》《竹书纪行》《史记》等
时间 ► 2025-07-27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甲骨文

[夏商] 商王巡狩四方显威

商王巡狩四方是商代政治与军事的重要制度,体现了王权对疆域的控制和统治权威的彰显。根据甲骨文、金文及考古发现,商王巡狩不仅具有军事威慑、政治宣示的功能,还涉及祭祀、经济管理和外交活动,是商代国家治理的核
时间 ► 2025-07-22 | 标签 ► 商王 | 历史人物 ► 甲骨文

[夏商] 商族驯服野兽玄鸟

商族驯服野兽玄鸟的说法源自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更准确地说是与商朝始祖起源相关的图腾崇拜和文化记忆。《诗经·商颂·玄鸟》记载“天命玄鸟,降而生商”,暗示玄鸟(通常被认为是燕子或凤凰类神鸟)与商族的诞生存在
时间 ► 2025-07-22 | 标签 ► 玄鸟 | 历史人物 ► 甲骨文

[西周] 大盂鼎铭记康王训

大盂鼎是西周早期青铜器的代表作品,铸造于周康王二十三年(约公元前10世纪),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鼎腹内壁铸有291字铭文,是研究西周政治制度、社会结构和思想文化的珍贵史料。现从以下方面分析康王训诂的内涵及
时间 ► 2025-07-17 | 标签 ► 大盂鼎 | 历史人物 ► 甲骨文

[夏商] 夏朝设立司农掌粮

关于夏朝设立“司农掌粮”的官职,目前缺乏直接的考古或文献证据支持。根据现存史料和学界研究,以下几点需要厘清:1. 夏朝官职记载的局限性 传世文献如《尚书》《史记》对夏朝官职体系记载简略,且成书年代距夏朝较
时间 ► 2025-07-17 | 标签 ► 司农 | 历史人物 ► 甲骨文

[夏商] 夏朝首用干支纪年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制王朝,约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1600年存在。关于夏朝是否首用干支纪年,目前史学界尚无确凿考古证据直接支持这一说法,但根据文献记载和后世推演,干支纪年的雏形可能在此时期开始萌芽。以
时间 ► 2025-07-17 | 标签 ► 干支纪年 | 历史人物 ► 甲骨文

[西周] 金文记录册命

金文是商周时期铸造在青铜器上的铭文,是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社会、礼制的重要实物文献。其中,记录周王对诸侯、臣属册命仪式的金文(如《大盂鼎》《毛公鼎》等)尤为珍贵,揭示了西周分封制度与权力运作的细节。册命
时间 ► 2025-07-12 | 标签 ► 记录 | 历史人物 ► 甲骨文

[夏商] 义伯仲伯作典

“义伯仲伯作典”这一表述并非历史文献中的明确记载,需结合上古传说与商周时期的官职制度进行考辨。以下几点分析供参考: 一、文献考据背景1. 《尚书》中的“义伯”“仲伯” 《尚书·周书·君奭》提到义伯、仲伯等
时间 ► 2025-07-12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甲骨文

[夏商] 西伯戡黎震殷商

《西伯戡黎震殷商》这一标题涉及周文王(西伯)征服黎国及其对殷商王朝的震动,这是周人崛起与商周权力转移的关键事件。以下从历史背景、事件经过和影响等方面展开分析: 一、历史背景1. 商末政治局势 商纣王时期(
时间 ► 2025-07-11 | 标签 ► 西伯戡 | 历史人物 ► 甲骨文

[夏商] 商都屡迁避水患

商朝都城屡次迁徙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躲避水患。商朝历史上曾多次迁都,史称"殷人屡迁",这一现象与当时的自然环境、政治经济需求密切相关。 1. 地理与水文因素 黄河流域是商朝的核心活动区域,但黄河及其支流频发洪
时间 ► 2025-07-11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甲骨文

  • 1
  • 2
  • 3
  • 4
  • 5
  • 6
  •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