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密使
► 枢密使个人资料 ► 枢密使历史事件 ► 枢密使历史百科枢密使,尊称枢相。中国古代官名,负责统帅全国军政。
唐代宗永泰年间,置枢密使、以宦官为之,掌接受朝臣以及四方表奏并宣达帝命,参赞军机;至昭宗时,借朱温之力,尽诛杀宦官,开始以士人任枢密使。天祐元年(904),朱温命蒋玄晖担任枢密使,是为外朝臣僚担任此职之始。后梁置崇政院,改崇政使,然后以君主左右最亲信的大臣担任此职,“凡承上之旨,宣之宰相而奉行之”。
后唐复改枢密使,位同宰相,专掌军政。庄宗任用宦官张居翰为枢密使,与郭崇韬对掌机务,又以宦官李绍宏为枢密使。后晋天福四年(939)废枢密院,而“以印付中书,院事皆委宰相分判”。开运元年(944)“复置枢密院,以桑维翰为中书令兼枢密使,事无大小,悉以委之”。
宋朝,枢密院与中书门下并称“二府”,枢密使位高权重,雅称为太尉,与中书门下之同平章事合称“宰执”;统帅全国军队。枢密院长官为枢密使、知枢密院事、同知枢密院事、签书枢密院事、同签书枢密院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