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宗

► 宋高宗个人资料 ► 宋高宗历史事件 ► 宋高宗历史百科

宋高宗赵构(1107年6月12日-1187年11月9日),字德基,宋朝第十位皇帝,南宋首任皇帝,宋徽宗赵佶第九子、宋钦宗赵桓之弟。

靖康二年(1127年),北宋灭亡,同年,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为帝,重建宋朝,是为南宋。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在位三十五年的赵构禅位于皇太子赵昚,被尊为太上皇帝。淳熙十四年(1187年),宋高宗卒于德寿宫,时年八十一岁。谥号曰圣神武文宪孝皇帝,庙号高宗。

出生时间: 1107年06月12日

在位时间: 1127年06月12日 - 1162年07月24日

姓名: 赵构

年号: 建炎

庙号: 高宗

性别: 男性

政权: 南宋

死亡时间: 1187年11月09日

继任: 宋孝宗

谥号: 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

陵墓: 永思陵

上一位:顺治帝 | 下一位:宋朝

宋高宗绍兴和议南北对峙局面形成

宋朝宋高宗

宋高宗绍兴和议是南宋与金朝在绍兴十一年(1141年)签订的重要和约,标志着宋金对峙局面的正式形成。以下是关于这一事件的分析和背景扩展:1. 和议背景

宋金盟约缔和平约

宋朝宋高宗

宋金盟约是12至13世纪南宋与金朝之间签订的一系列和约,标志着双方在长期战争后确立的阶段性和平关系。主要盟约包括“绍兴和议”(1141年)、“隆兴和议”

宋高宗偏安一隅

宋朝宋高宗

宋高宗赵构作为南宋的开国皇帝,其"偏安一隅"的政策是南宋初期特定的历史环境下的产物。这一政治选择的影响深远,需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1. 政治背景与政

宋高宗偏安政策评析

宋朝宋高宗

宋高宗赵构的偏安政策是南宋初期维持政权存续的关键决策,但其历史评价长期存在争议。这一政策的核心是在金军南侵压力下主动放弃中原,定都临安(今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