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人物 >> 清朝 >> 陶澍

陶澍

► 陶澍个人资料 ► 陶澍历史事件 ► 陶澍历史百科

陶澍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陶澍画像陶澍于乾隆四十三年十一月三十日(1779年元月17日)出生湖南安化县小淹镇的陶家湾。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七岁的陶澍跟随父亲陶必铨远走长沙,在岳麓书院读书。

乾隆五十年(1785年),其父陶必铨因母老思亲,回小淹镇资江上游的江南红泥田王虎文(名王崇焯,为陶必铨知交好友)家中设馆授徒,陶澍仍跟随读书。

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陶必铨回家务农并钻研学问;陶澍亦在身边读书,开始攻读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并参加一些农业劳动。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陶必铨应邀到安化县城(今梅城镇)主持修复南宝塔,陶澍亦跟随在安化学宫读书。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陶必铨到益阳曾润攀家中设馆教书,前后四年,陶澍仍跟随在侧读书。

乾隆六十年(1795年),陶澍参加县学考试,得补邑诸生。

嘉庆三年(1798年),陶必铨转赴益阳石井,在刘静园家中设馆授徒,陶澍仍跟随父亲读书。同年,陶澍与安化县一都河曲溪人黄德芬结婚。

嘉庆五年(1800年),随父赴长沙参加湖南乡试。

嘉庆六年(1801年),陶澍离家北上,参加会试,却名落孙山。遵父嘱,留京温习功课,准备再试,以图进取。

科举及第

嘉庆七年(1802年)春,陶澍在京参加壬戌科会试,中进士,为第63名;四月,参加殿试,为二甲第15名;朝考,嘉庆帝召见,定为第55名。为安化第一个进士。

嘉庆九年(1804年)二月,赴任翰林院。

嘉庆十年(1805年)四月,任翰林编修。同年闰六月,父陶必铨病逝,陶澍回乡奔丧,丁忧三年。此后,陶澍在澧阳书院主讲三年,认真从事教育,培养人才。

嘉庆十三年(1808年)八月,陶澍离开家乡安化,携家北上,任国史馆纂修。

治行优异

嘉庆十四年(1809年),任四川乡试副主考。此后十年,陶澍先后任詹事府詹事、记名御史、江南道监察御史、陕西道监察御史、会试同考官、会试内监试官、巡视中城、户科给事中、巡视南漕、吏科掌印给事中、道员等官职。在任上,陶澍均能恪尽职守,勤政恤民。

嘉庆十九年(1814年),陶澍任江南道监察御史,发现吏部候选官员太多,遇有官缺,则粥少官多,争议纷纭;吏部又立法不一,设置重签,形成混乱,造成弊端。陶澍主张统一立法,废除重签名目,堵塞漏洞,防止弊病。是年底,陶澍又陈奏州、县积弊,明确指出:“州、县之弊日深,州县之疲顽有自”。接连例举了八种州、县官场弊病。

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陶澍被任命川东兵备道。十二月抵达重庆赴任。任中清理积讼,打击恶棍,平反冤狱,安定社会秩序。禁止私设关卡,畅达交通,鼓励工商,发展商业贸易。察看农村,体恤民情,奖励开荒,发展农业生产。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十一月,新即位的道光帝擢陶澍为山西按察使。

道光元年(1821年)三月,兼署布政使。八月,调福建按察使。十月,未及福建赴任,擢安徽布政使。

道光三年(1823年)正月,擢安徽巡抚

陶澍对安徽进行了全面的治理:

    清理安徽钱粮,杜绝钱粮亏空。

    救济灾民,建立丰备义仓。

    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

    整饬吏治,安定社会秩序。

    重视文教,倡修《安徽省志》。

道光五年(1825年)五月,陶澍调任江苏巡抚。因洪泽湖决口,漕运阻浅,特调任江苏巡抚,亲至上海主持漕粮海运,雇沙船一千五百艘,运苏、松、常、镇、太五府州漕粮一百六十余万石至天津,为清代大规模海运漕粮之始。

道光六年(1826年)正月,陶澍再次“亲莅上海,部先后,申号令,各州、县剥运之米,鱼贯而至,鳞次而兑,浃旬得百三十余万为首运,余三十余万归次运。告祭风神、海神、天后,集长年三老,犒酒食银牌而遣之。万艘讙嘑江澄海明,旌旗飙动鼋龙踊跃。”二月底,漕运船队顺利抵达天津。

陶澍任江苏巡抚首倡海运,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是中国近代地主阶级改革派所取得的最重要、最典型的成果。

    整肃吏治,改造民风,建设封建社会的正常秩序。

    关心人民生活,救济灾荒。

    大力兴修农田水利。

    加强治安,严惩讼棍。

两江总督

道光十年(1830年),加太子少保衔,署两江总督,寻实授。陶澍勇于任事、为朝野所重用。

道光十二年(1832年),与巡抚林则徐治江苏水患,修刘河、白茆、练湖、孟渎等水利。

道光十五年(1835年),入觐,赐御书“印心石屋”匾额。

病逝任上

道光十八年(1838年),忽病风痹。

道光十九年(1839年)六月,逝于两江节署,时年62岁。晋赠太子太保,依尚书例赐恤,谥号“文毅”。入祀贤良祠。并祝名宦祠,於海州建专祠。

主要成就

陶澍为官期间,在除恶安民、抗灾救灾、兴修水利、整顿财政、治理漕运,倡办海运,革新盐政,整治治安,兴办教育,培养人才上作出了较大贡献。任内力图整顿淮盐积弊,裁省浮费,严核库款,缉禁私盐,淮盐得以行销。又于淮北试行票盐,后推及淮南。

陶澍与“湘军三杰”(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关系十分密切,他在理学经世思想、改革思想、吏治思想、人才思想、爱国主义思想等方面,对“湘军三杰”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湘军三杰”可认为是陶澍思想与事业的继承者和发扬者。 

人物评价

嘉庆帝:放尔南漕矣,尔尚有良心,肯说几句正经话。 

道光帝:①端直宅心,勇敢任事,起家词苑,迁职言官。程材叠掌夫冰衡,出使早持夫漕节。遂由给谏出任监司。朕慎选贤能,首隆简擢。陈时臬事,祥刑昭明允之称;树作藩邦,敷政著旬宣之绩。用是畀之节钺,委以封疆。开府皖江,量移吴会。飞挽试行於沧海,酬勋而吉羽增华;逋逃迅获於邮亭,嘉绩而端闱晋秩。洎乎连圻作督,总制宣猷。统三省之师干,整纲肃纪;管两淮之禺筴,剔蠹厘奸。有守有为,允副股肱之倚赖;任劳任怨,倍殚心力之勤劬。②器资端亮,学术淹通。居蓬观而能文章,历兰台而宏建白。始抡才於蜀国,继视漕於淮壖。 著望群僚,足备驰驱之选;受知先帝,遂邀简畀之恩。迨朕宝祚寅承,温纶渥沛。备荷诸艰之试,频加不次之迁。任以疆圻,而遇事倍形勇敢;宠之节钺,而殚忱益矢公忠。挽鹾纲於积弊之余,独排众议;奠河流於既平之后,务策万全。

林则徐:大度领江淮,宠辱胥忘,美谥终凭公论定;前型重山斗,步趋靡及,遗章惭负替人期。

陈康祺:①陶文毅公丰裁峻整,好议论人物,惟恐不尽,虽廷对亦然。 ②陶文毅公澍官翰林,恭值仁宗皇帝祗谒祖陵,礼成,公进呈拟上陵歌二十章并序,其弟子郑际昌为之注释。庄诵一过,穆然见本朝家法之善,列圣孝思之隆,觉自周武王祭毕以来,无此祎仪茂矩也。 ③陶文毅公官台谏日,铮铮有声。 

张之洞、张佩纶等:道光以来人才,当以陶文毅为第一。 

赵尔巽:赵慎畛学有本源,察吏治民,严而能恕,所至政无不举。卢坤治回疆军需,平湖南瑶,驭广东夷商,皆有殊绩。陶澍治水利、漕运、盐政,垂百年之利,为屏为翰,庶无愧焉。道光中年后,海内多事,诸臣并已徂谢,遂无以纾朝廷南顾之忧。人之云亡,邦国殄瘁,其信然哉! 

孟森:嘉道之时,留心时事之士大夫,以湖南为最盛,政治学说亦倡导于湖南。所谓首倡经世文编之贺长龄亦善化人,而澍以学问为实行,尤为湖南政治家之巨擘。 

萧一山:①不有陶澍之提倡,则湖南之人才不能蔚起,是国藩之成就,亦赖陶澍之喤引尔。 ②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固皆标榜经世,受陶澍、贺长龄之薰陶者也。 

上一位:洪熙官 | 下一位:匡源

清朝诗人袁枚先生

清朝陶澍

袁枚(字左史,号梅村)是中国清朝时期的一位散文家、诗人和学者,被誉为清代文坛的“奇才”。袁枚出生于清朝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祖籍福建宁德,幼
历史人物
左师宰桑真定路浙江巡抚长父朱暹遵生八笺张诚漳浦郡寘颜州臧石展庄叔泽州直郡王子雅左史张宁知果展王父展瑕臧宾如臧贵妃朱虚镇戎军赵汝譓章禹宗伯张如晦祖大乐张筠子工字贯案子硕正元历折尔肯左徒周邦庆赵日煦朱国栋柘州张王治资阳郡张文斗周世宅朱载坚赵瑁赵邦牧张梦元庄履丰张魁祖厉县卓迈周廷鑨郑普思召庄公张盂兼张桂林张阙周公阅章表周公忌父朱兴盛邹漪中外纪闻张念一郑猗菉张衍瑞张文斌彰明县兹氏县张简会张夫人札释藏卜朱厚燽种劭周公楚锺祥县朱祐楑宗人府长秋监祖泽洪振州郑仲和猪苗代盛胤郑时张纯修朱贵烚周遐福郑金莲周世选长沙郡扎萨克朱见溢郑人康朱玛喇朱常润张平庄敏赵俊朱服周绍濂朱麒朱由?赵曾滋阳县朱琼烃张良弼朱缃遵式锺晟照原朱华壁张仲儒朱瞻埏姊小路良赖昭义节度使张岫赵舒朱慈?郑谅朱华堞赵秉镕朱砂鱼谱朱守仁重庆路张仲炘张小娘子张时起朱常澂朱星耀朱鼎莎召简公朱瞻堈张守一詹雨张华山朱贵煐朱常澄梓州路朱成炼朱怡镐召平朱典楧朱弥钳攒拉土司张永和朱惟燫朱载培张师孟赵良口朱诚润张仲贤坐知王朱秉柎赵俊朱克融张锐赵允亨张昌运张淮深宗佻张允伸张无梦朱祁镃朱见治朱奠培朱荣张淮鼎朱伸域仲孙湫朱寿鏳长洲县张典锺皇后赵枢真珠可汗赵佖朱怀干周纮朱廷埼朱倪?张文规赵明颛顼历朱孟烷长城县朱瞻墉张嗣祖朱见澍张彦弘朱瞻塙郑辰长孙安业张绪赵俣扎巴绛曲朱祐棌张七娘朱觐钧朱鼒枋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