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 康君立
康君立(847-894) 唐末五代间将领。蔚州兴唐(今河北省行唐县,位石家庄市北)人。《新、旧五代史》、《新五代史》有传。世为边豪,唐末,僖宗李儇乾符年间,为云州(今山西省大同市)牙校,后与薛铁山、程怀信、王行审 ► 康君立个人资料 ► 康君立历史事件 ► 康君立历史百科
[五代十国] 黄损
黄损,字益之,五代时期南汉朝连州(今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三江镇)人,官至尚书左仆射(一品)。是最早迁入连阳地区的客家人。少有才,曾在在保安静福山筑一室攻读于期间,书室题额为“天衢吟啸”留有诗集《桂香集 ► 黄损个人资料 ► 黄损历史事件 ► 黄损历史百科
[五代十国] 刘知远
后汉高祖刘知远(895年—948年),称帝后改名为刘暠,沙陀族,太原人,五代十国时期后汉开国皇帝。刘知远幼时便不为人所戏弄,性厚重寡言,及长,面有特象,为时人所咋异。其人雄武过人,勇猛善战,事唐明宗及晋高 ► 刘知远个人资料 ► 刘知远历史事件 ► 刘知远历史百科
[五代十国] 小周后
小周后(950年-978年),名不详,南唐司徒周宗次女,周娥皇(大周后)之妹。开宝元年(968年)十一月,立为国后,南唐亡国后,随后主被俘入北宋京师(今开封)。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夕,后主死于汴京,小周后不久亦 ► 小周后个人资料 ► 小周后历史事件 ► 小周后历史百科
[五代十国] 崔光
崔光(449—522),字长仁,本名孝伯,孝文帝赐名光,北魏清河人(世居今山东省夏津县白马湖镇崔庄村)。宋乐陵太守崔旷之孙,宋长广太守崔灵延之子。崔光幼年家贫,嗜书好学,后为人撰写书稿,以润笔之资赡养父母。482 ► 崔光个人资料 ► 崔光历史事件 ► 崔光历史百科
[五代十国] 史敬思
史敬思(?—884年),沙陀族,雁门郡代州(今山西代县)人,唐末五代时期名将。李克用部下“十一太保”,骁勇善战,号称白袍史敬思。后汴州上源驿馆之战,遭遇朱温暗算,为保护李克用撤退,力战而死。 ► 史敬思个人资料 ► 史敬思历史事件 ► 史敬思历史百科
[五代十国] 邓洵美
邓洵美(?─? ), 字号不详。连州(今属广东省)人。五代后晋天福八年(943)癸卯科或五代后汉乾祐元年(948)戊申科王溥榜进士第三人。同榜有李昉、孟宾于等。 及第后邓洵美任湖南节度使周行逢幕府巡官。他只是看重 ► 邓洵美个人资料 ► 邓洵美历史事件 ► 邓洵美历史百科
[五代十国] 潘佑
潘佑,幽州人。南唐时累官虞部员外郎、内史舍人。在南唐时期,从挽救危难时局出发,借鉴《周礼》古经实行变法,变法很快失败,但其变法思路与历史影响不可抹杀。通过发掘考察李觏、王安石的有关作品,可以证明潘佑变 ► 潘佑个人资料 ► 潘佑历史事件 ► 潘佑历史百科
[五代十国] 李昪
李昪(888年-943年),字正伦,小字彭奴,徐州人,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建立者。李昪原名徐知诰,是南吴大将徐温养子,曾任升州刺史、润州团练使,后掌握南吴朝政,累加至太师、大元帅,封齐王。937年(天祚三年),李昪称 ► 李昪个人资料 ► 李昪历史事件 ► 李昪历史百科
[五代十国] 赵延寿
赵延寿(? —948年),本姓刘,镇州(今河北正定)人,后为卢龙节度使赵德钧养子。少美容貌,好书史。初仕后唐,尚后唐明宗兴天公主,为汴州司马,迁汝州刺史,历河阳、宋州节度使;入为上将军,充宣徽使,迁枢密使 ► 赵延寿个人资料 ► 赵延寿历史事件 ► 赵延寿历史百科
[五代十国] 欧阳炯
(896-971)益州(今四川成都人),在后蜀任职为中书舍人。据《宣和画谱》载,他事孟昶时历任翰林学士、门下侍郎同平章事,随孟昶降宋后,授为散骑常侍,工诗文,特别长于词,又善长笛,是花间派重要作家。 ► 欧阳炯个人资料 ► 欧阳炯历史事件 ► 欧阳炯历史百科
[五代十国] 石敬瑭
石敬瑭(892年4月20日—942年9月11日),即后晋高祖,五代十国时期后晋开国皇帝,是为(后)晋高祖。年轻时朴实稳重,寡言笑,喜兵书,重李牧、周亚夫之行事,隶属李克用义子李嗣源帐下,时后梁朱温与李克用、李存勖父子 ► 石敬瑭个人资料 ► 石敬瑭历史事件 ► 石敬瑭历史百科
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秦汉
五代十国史进
五代十国赵匡胤
五代十国石敬瑭
五代十国李存勖
五代十国曹操
五代十国赵光义
五代十国后唐
五代十国杜甫
五代十国刘知远
五代十国钱镠
五代十国郭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