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1837年9月2日-1909年10月4日),字孝达,号香涛,又是总督,称“帅”,故时人皆呼之为“张香帅”。晚清名臣、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出生于贵州兴义府(今安龙县),祖籍河北沧州南皮。咸丰二年(1852年)十六岁中......详情
[清朝] 张之洞办实业
张之洞(1837—1909)作为晚清洋务派的核心人物之一,其兴办实业的实践对中国早期工业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思想,在湖广总督任内(1889—1907)推动了一系列近代化建设项目,形成较为系统的实时间 ► 2025-06-22 | 标签 ► 实业 | 历史人物 ► 张之洞
[西周] 六艺教育兴于官学
"六艺"教育兴于官学是中国古代教育体系发展的重要标志,其形成与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文化需求密切相关。以下从历史背景、具体内容、教育特点及影响等方面展开分析: 一、历史背景与官学体系1. 西周贵族教育的制度化 时间 ► 2025-06-21 | 标签 ► 六艺教育 | 历史人物 ► 张之洞
[清朝] 张之洞兴办洋务运动
张之洞作为晚清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在洋务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不同于李鸿章侧重军事工业,而是在"中体西用"框架下推行综合性改革,体现出鲜明的务实特色和区域性特点。张之洞的洋务实践主要集中在1889年调任湖广时间 ► 2025-06-16 | 标签 ► 洋务运动 | 历史人物 ► 张之洞
[清朝] 张之洞劝学篇
《劝学篇》是清末重臣张之洞于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所著的政治教育论著,集中体现了其“中体西用”的思想主张。该书共24篇,分内篇9章、外篇15章,系统阐述了对近代中国变革与教育的思考。以下从历史背景、核心内容及时间 ► 2025-06-12 | 标签 ► 劝学 | 历史人物 ► 张之洞
[清朝] 张之洞实业兴国
张之洞(1837—1909)是晚清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被誉为"中兴名臣",其"实业兴国"思想与实践对近代中国工业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实业政策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重工业奠基——汉阳铁厂 1890年创办的汉阳铁厂时间 ► 2025-06-11 | 标签 ► 实业 | 历史人物 ► 张之洞
[清朝] 张之洞兴办实业
张之洞(1837—1909)作为晚清洋务运动的重要代表,在兴办实业方面贡献显著,其举措体现了“中体西用”思想和实业救国的实践。以下是他在实业领域的主要活动及相关背景:1. 汉阳铁厂的创设(1890年) 张之洞任湖广总督时间 ► 2025-06-04 | 标签 ► 实业 | 历史人物 ► 张之洞
[清朝] 清廷宣布预备立宪
清朝末年,面对内忧外患,清政府试图通过政治改革挽救统治危机。1906年9月1日,清廷颁布《宣示预备立宪谕》,宣布“预备立宪”,标志着中国近代宪政改革的开端。这一决策的背景、内容及影响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1. 历时间 ► 2025-05-24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张之洞
[清朝] 张之洞:清朝的实业家与政治家
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晚清重臣,洋务运动代表人物之一,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他在政治、经济、教育、军事等领域均有深远影响,是近代中国现代化转型的关键推动者。 一时间 ► 2025-05-21 | 标签 ► 实业家 | 历史人物 ► 张之洞
[清朝] 张之洞实业救国
张之洞是晚清洋务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其“实业救国”思想与实践对中国近代工业化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从多个维度展开分析:1. 思想基础与时代背景张之洞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核心理念,主张在维护传统制时间 ► 2025-05-18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张之洞
[清朝] 张之洞清末改革先锋
张之洞,是清末时期的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教育改革者,他被誉为清末改革的先锋,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面我们将从多个方面来详细解析他的历史角色和影响。一、生平概述张之洞生于清朝晚期,经历了从时间 ► 2025-05-09 | 标签 ► 改革 | 历史人物 ► 张之洞
晋朝王敦
三国刘备
汉朝刘弘
秦朝秦始皇
春秋战国孔子
西周申侯
夏商祖乙
清朝雍正
明朝明朝
元朝忽必烈
明朝宋应星
元朝元朝
宋朝汝窑
五代十国王建
唐朝长安
隋朝陈元光
南北朝李弼
晋朝贾南风
三国曹操
汉朝氾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