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清朝 >> 详情

"慈禧太后挟持宣统皇帝称霸政治"

朝代:清朝 | 时间:2024-04-19 | 阅读:2074次
历史人物 ► 慈禧

慈禧太后(1835年-1908年),清代晚期著名政治人物,于1875年垂帘听政,自此掌握清朝政权几乎40年之久,成为中国清朝历史上最长在位的一位女皇帝。 慈禧太后以强悍的个性和鲜明的政治观念被世人所知,她挟持宣统皇帝(1906年登基)称霸政治,是清朝晚期政治制度的一大变革和衰落的标志。

在慈禧太后代理朝政期间,她坚决主张保持封建专制制度,维护满族统治,她视内外事务为性命攸关、国仇家恨,常常越权插手朝政,推行个人意图和政治纲领。慈禧太后的挟持宣统皇帝称霸政治,首先体现在她与光绪帝的政治对立上,长期存在着冲突和矛盾。

慈禧太后与光绪帝的政治对立

慈禧太后与光绪帝是母子关系,但是在政治上却存在着分歧和矛盾。有历史学家认为,光绪帝与慈禧太后的矛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思想观念的不一致,二是政治态度的对立。

在思想观念方面,慈禧太后推行的是封建专制制度,视清朝的统治地位为至高无上,反对西化思潮和革新派的思想,毫不犹豫地将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流放海外。而光绪帝则主张民主、自由与平等的思潮,倡导科学、技术、实业等方面的发展,他通过海军改革和铁路修建等措施,尝试改革和振兴中国,但最终在慈禧太后的干预和反对下失败了。

此外,在政治态度的对立上,慈禧太后以维护满族统治为己任,深恶痛绝汉人势力,将汉族官员视为下人,排斥汉人势力和革新派。而光绪帝则更注重国家治理,试图开展透明、公正、清廉的政府,兴办教育、修建基础设施等有效措施,欲以此提升国家形象和政治实力。

在政治对立的情况下,慈禧太后为了维护自己和满洲身份,积极追求权力和控制权,她令外戚登上高位,加强个人和专制,反对一切可以削弱她个人权力的改革措施,扼杀了国家发展的希望,导致清朝政治的衰落。

慈禧太后挟持宣统皇帝

继光绪帝驾崩后,宣统皇帝于1906年登基,同时慈禧太后再次被迫垂帘听政。然而,在慈禧太后的担任的10个月里,她并未放权于宣统皇帝,而是大力掌握政治大权,实施挟持宣统皇帝的政策和行动,维持了朝廷中的封建专制制度,压制民主派力量,长期居于政治斗争的上风。

慈禧太后挟持宣统皇帝的最大手段之一是创立兄弟联防,即将宣统皇帝和慈禧太后的兄弟结成同盟,一起推行封建专制,镇压改革派议论,上下合作建立权力体系,使得清朝的政治纲领和政治制度得以稳固。

慈禧太后通过挟持宣统皇帝,不仅保持了自己的统治地位,还让朝廷中的革新派和民主派失去了斗争的机会和优势,使得中国的改革与创新受阻,严重影响了中国政治的历史演进和进程。

总之,慈禧太后挟持宣统皇帝称霸政治,成为清朝晚期政治制度的一大变革和衰落的标志,使中国政治的某些重要方面落后于世界各国。封建专制、个人垄断、朝纲不一、政治斗争激烈等问题,不仅阻碍了中国的发展与进步,也使得国家长期处于无力应对内外各种挑战的状态。

文章标签:政治

上一篇:李贽哲学思想 | 下一篇:尚乘制度的推行:夏商政治的演化与发展

同治新政与经济体制改革尝试

清朝同治

同治新政与经济体制改革尝试一、背景同治时期,清朝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困境。为了挽救统治危机,同治皇帝及其大臣们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尝试,其中经济体制

慈禧太后政治生涯的兴衰史

清朝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政治生涯的兴衰史慈禧太后,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女性政治家,其政治生涯历经兴衰,深刻地影响了清朝的历史走

刘墉清廉正直传

清朝刘墉

刘墉清廉正直传刘墉,一位清朝时期的杰出政治家和文学家,以其清廉正直的品质和卓越的才华赢得了人们的广泛赞誉。他的一生充满了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人民

清朝末年的摄政王载沣

清朝载沣

清朝末年的摄政王载沣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在清朝末年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下面将详细介绍他的生平、政治活动和影响。一、生平简介载沣,生于

慈禧时代女性地位变迁

清朝慈禧

慈禧时代女性地位变迁慈禧太后是清朝末年的重要政治人物,她的时代不仅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渐走向衰败的时期,同时也是女性地位经历微妙变迁的时期。在这

慈禧的宫廷生活揭秘

清朝慈禧

慈禧,又称慈禧皇太后,是清朝末年的重要政治人物,掌握大权多年。她的宫廷生活充满了神秘和传奇色彩。以下是对慈禧宫廷生活的一些揭秘:一、居住环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