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诗酒丰登者
朝代:唐朝 | 时间:2024-05-16 | 阅读:4373次历史人物 ► 白居易
白居易:诗酒丰登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中唐著名诗人,被誉为"诗史流传"的重要代表。他在诗歌创作上既承袭前人,又创新发展,为中唐诗坛贡献了不少精品,成就了自己独特的诗歌风格。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诗酒丰登"的生活情怀。
白居易生于河南洛阳,家境殷实,从小家学渊源,受到优良家教的熏陶。他大学时期即显露出超群的文才,登科后历仕吏部、户部等,最终于永贞元年(805年)中举进士,进入皇宫供职。但在这过程中,他并未忘记追求自我的诗酒人生,而是在繁忙的仕途中寻得诗情雅兴的慰藉。他在诗作中多有抒发,如:"醉付东风酒,歌随落日归"、"烦恼不能烦,颠沛不受匮"等诗句,跃然纸上。
白居易诗酒丰登的生活情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追求诗情雅兴
白居易自幼酷爱诗词,在仕途中从未放下诗歌创作。他善于捕捉生活细节,以真挚诚恳的笔触描绘人性之美,如《长恨歌》中描绘的张生与虎妃的爱情悲剧,《琵琶行》中描摹的沧桑悲苦的琵琶女的遭遇等,无不令人动容。他善于将现实生活与抒情情怀融为一体,让诗作饱含温度与张力。
二、狂放不羁的酒性
白居易的酒性相当狂放不羁,他在诗作中多次展现自己醉酒的状态,如"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圆"等诗句。他认为"醉后便有诗来赠"、"醉来顺手拈来"。酒是他追求诗酒人生的重要渠道,酩酊大醉后激发了他内心的创作灵感,从而产生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佳作。
三、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尽管白居易仕途显赫,但他并未过于执著于功名利禄,反而时常抱持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他在《赠汪伦》中写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表达了对朴素生活的向往。他还借酒抒怀,倾吐对繁华世界的厌倦和俗世功名的浮华,"醉后不知白头何处走"。这种超脱名利的生活态度也往往启发了他诗作中的超凡脱俗之韵。
四、闲适自在的生活情趣
白居易虽然在仕途之上有着不俗的成就,但他将更多精力放在了诗酒自乐的生活情怀之中。他常常穿梭于诗酒之间,游历山水,吟咏大自然,追求一种随意闲适、自在逍遥的生活状态。他在《赐分司使馆池亭》中写道"独坐池亭寻幽趣,池边有酒饮无闷",表达了自己在闲适环境中悠然享受诗酒之乐的生活情怀。
白居易的"诗酒丰登"生活情怀不仅深刻影响了他的诗歌创作,也折射出他内心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他生动地展现了中唐知识分子在仕途中探索诗情雅趣、追求闲适自在的生活方式。其诗作至今流传,给后世留下了许多有思想内涵与情感张力的经典作品,成为中国诗坛上不可磨灭的璀璨明珠。
文章标签:
上一篇:弘文馆纷争:科举政策变更 | 下一篇:宋金和议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