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五代十国 >> 详情

赵匡义:五代十国时期的名将

朝代:五代十国 | 时间:2024-04-21 | 阅读:7849次
历史人物 ► 李存勖

赵匡义(909年-960年),字云卿,曾用名张胜,晋阳人,是五代十国时期后梁王朝的名将。

赵匡义:五代十国时期的名将

赵匡义原本是后唐的将领,因不满李存勖乃至事变被贬职。后梁建立后,赵匡义与其他被贬的将领一起归附后梁,成为李守贞麾下的将领。925年后梁攻打前晋,赵匡义率军与张仲武合力攻占了后唐的幽州和蓟州。后梁攻下前晋后,赵匡义被封为十二道都指挥使之一,并于此后多次参与各种战役。

926年后梁攻打山南东道,赵匡义率领的部队与前晋的拉拢(半军附随后晋的部队)对战,赵匡义派出自己的亲信吕言等人在前线扰敌军,打消了对方进攻的气焰,后梁最终取得了胜利。933年后梁进攻前蜀,赵匡义与广汉郡守李显率领马踏浪部队攻占了重庆,为后梁开辟了通往前蜀的道路。939年,后梁攻打后唐,赵匡义与位于另一战线的常州刺史马殷在半年内攻下了后唐的临安府,并俘虏了后唐的主将田鸾。

赵匡义为人果敢,善于用兵,也是一位心胸豁达的将领。他曾在任命大将时说过:“将领之任,人情、地利皆须而妥;身先过战,最宜勇正无畏。”他也主张求资质创新,不拘习惯,善于与下属和平相处。

赵匡义逝世后,被谥为昭武将军,其子赵可自继承其父的衣钵,成为了后梁的大将之一。虽然赵匡义并不是五代十国时期最为著名的将领,但他仍然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物,为中国军事历史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文章标签:赵匡义

上一篇:魏徵:谏官出谋者 | 下一篇:岳家军入闽:众志成城抗御元军

刘知远建后汉称帝

五代十国刘知远

刘知远建后汉称帝是五代十国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其背景、过程及影响体现了当时中原地区政权更迭的复杂性。以下从多个角度展开分析:1. 历史背景与崛起

马殷楚国割据湖南

五代十国马殷

马殷楚国的建立与割据湖南是中国五代十国时期的一个重要历史事件。马殷(852—930),字霸图,许州鄢陵(今属河南)人,原为唐朝末年秦宗权部将孙儒的部

李仁罕割据蜀中

五代十国孟昶

李仁罕是五代十国时期后蜀政权的重要将领,其割据蜀中的历史背景与表现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历史背景与政权更迭 后蜀(934—965年)是孟知祥在唐末

王峻阻郭威立嗣

五代十国郭威

王峻阻郭威立嗣是五代十国后期后周政权内部的一场重要政治斗争,主要涉及枢密使王峻与后周太祖郭威在皇位继承问题上的矛盾。以下根据史实对此事件进行

李存勖与后唐兴衰

五代十国李存勖

李存勖与后唐兴衰 李存勖(885-926年),沙陀族人,后唐开国皇帝,是五代十国时期极具传奇色彩的军事统帅和政治人物。其一生功过鲜明,既以军事天才奠定

李存勖灭后梁兴唐

五代十国李存勖

李存勖灭后梁兴唐是五代十国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标志着后梁的灭亡与后唐的建立。这一过程体现了军事谋略、政治博弈与时代变革的复杂交织。以下是按史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