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唐朝 >> 详情

玄奘西行取经记

朝代:唐朝 | 时间:2024-05-14 | 阅读:1363次
历史人物 ► 玄奘

好的,我为您准备了一篇 1000 字左右的《玄奘西行取经记》文章:

玄奘西行取经记

玄奘西行取经记

玄奘法师(602-664)是唐朝著名的高僧,也是中国佛教史上最杰出的人物之一。他一生致力于佛教的弘扬,最著名的成就就是于贞观二十一年(647)主持组织了一次壮丽的西行取经之旅。

玄奘法师出生于河南现洛阳市一个书香门第,从小受家人的熏陶,对佛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十六岁出家,在许多名寺游历,精通大乘佛学。他目睹当时佛教界学术差异很大,经典翻译也存在诸多问题,于是下决心要亲自到印度取回最原始正确的佛经。

公元627年春,玄奘法师偷偷从长安出发,历经崎岖艰辛,历时十六年,最终抵达印度。他先后在摩揭陀国、槃陀罗国等重点佛教圣地考察学习,并广泛收集了大量佛经和佛教资料。其间还结识了许多佛教名僧,与之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

公元643年,玄奘法师怀着沉甸甸的一万余卷佛经和大量珍贵佛教文物,回到了长安。这次取经之行,不仅收获了大量佛经,更开拓了中印两国的文化交流。玄奘法师用自己掌握的梵语,对这些佛经进行了精心翻译,为中国佛教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玄奘法师在长安设立了大慈恩寺,收集所带回的佛经在此进行整理和翻译。他亲自主持翻译了《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等多部重要经典,其中《大唐西域记》更是记录了他在印度游历的见闻,成为研究古代中印文化交流的珍贵史料。

玄奘法师的一生,可谓是矢志不渝地为中国佛教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他不仅带回了大量珍贵的佛经,而且通过自己的翻译和注疏,使这些佛经为中国佛教界所广泛接受和研究。他的大智若愚、谦逊有礼的处世态度,也令当时的士大夫们对他颇为敬重。

玄奘法师于公元664年在长安大慈恩寺圆寂,世寿63岁。他的一生无疑是中国佛教史上最为辉煌的篇章之一,他的足迹和贡献至今仍为后世所景仰和追慕。

文章标签:取经

上一篇:杨广暴政酿成大乱 | 下一篇:五代十国时期的著名诗人李翱

大唐名相姚崇

唐朝姚崇

大唐名相姚崇是唐代杰出的政治家,位列“开元名相”之首,对“开元盛世”的形成起到关键作用。以下从多个角度对其生平与贡献展开分析: 一、生平与仕途

柳宗元革新文风

唐朝柳宗元

柳宗元作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袖之一,其文风革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反对骈俪文风,倡导古文实用主义 柳宗元与韩愈共同反对六朝以来盛行的浮艳骈

安禄山叛乱祸国

唐朝安禄山

安禄山叛乱是唐玄宗天宝年间(755—763年)爆发的重大军事叛乱,史称"安史之乱"。这场叛乱对唐朝乃至中国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可从以下多个维度展开分

白居易琵琶行诗

唐朝白居易

《琵琶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长篇叙事诗,是其在元和十一年(816年)贬官江州司马时期的代表作之一。以下从创作背景、内容解析、艺术特色、历

玄奘西行取经弘法

唐朝玄奘

玄奘西行取经弘法是中国佛教史和中印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事件,其历史背景、行程细节及影响均具有深远意义。以下依据《大唐西域记》及《大慈恩寺三藏法

玄奘西行取经路

唐朝玄奘

玄奘(602年-664年),唐代著名高僧、佛学家、翻译家,是中国佛教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因深感当时汉传佛经的不足,决心西行求法,前往天竺(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