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唐朝 >> 详情

玄奘西行取经弘法

朝代:唐朝 | 时间:2025-06-22 | 阅读:2184次
历史人物 ► 玄奘

玄奘西行取经弘法是中国佛教史和中印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事件,其历史背景、行程细节及影响均具有深远意义。以下依据《大唐西域记》及《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等史料展开分析:

玄奘西行取经弘法

一、历史背景

1. 佛学困境:隋唐之际,中国佛教因译本残缺、义理分歧,存在"一阐提是否有佛性"等争论。玄奘在蜀地、长安等地游学时发现《瑜伽师地论》等唯识学经典尚未完整传译。

2. 政治环境:唐初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但贞观元年(627年)因突厥威胁实行禁边,玄奘"冒越"私自出关,反映出求法决心。

二、行程细节

1. 陆路行程:公元629年从长安出发,经凉州(今武威)-瓜州-玉门关,跨越莫贺延碛(噶顺戈壁)时五天四夜滴水未进。至高昌国(今吐鲁番)获麹文泰资助,缔结"兄弟之盟",取得通关文牒与物资。

2. 中亚路线:经碎叶城(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遇见西突厥统叶护可汗,获得护送至印度的军书。穿越兴都库什山脉时记录"其山层峦叠嶂,冰雪所积"。

3. 印度求学:公元633年抵达那烂陀寺,师从戒贤法师学习《瑜伽师地论》五年。巡礼佛陀圣迹时发现王舍城旧址"周七十余里",考证出释迦牟尼诞生地蓝毗尼园的确切位置。

三、学术贡献

1. 译经成就:归国后19年译出75部1335卷,创立"五不翻"原则。如将"般若"保留音译,强调其超越文字的特性。《成唯识论》综合印度十大论师学说,奠定法相宗理论基础。

2. 语言学价值:《大唐西域记》记载138国地理、语言,其关于梵文"声明论"的记载早于欧洲语言学研究千年。书中记录的瞿萨旦那国(于阗)蚕种传入传说,与20世纪丹丹乌里克出土木板画相互印证。

3. 科学影响:行程中天文观测数据被用于《大衍历》编订,对印度"穷历术"的记录包含当时最先进的三角函数计算方法。

四、后续影响

1. 国际传播:朝鲜僧圆测、日本僧道昭先后入唐学习唯识宗。9世纪吐蕃译经场依玄奘译本规范藏译佛典用语。

2. 现代研究:19世纪英国考古学家康宁汉姆依据《大唐西域记》发掘那烂陀寺遗址,证实玄奘记载误差不超过2%。2016年"玄奘之路"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玄奘的实践体现佛教"法住智"与世俗知识的结合,其路线现为"一带一路"文化线路重要组成部分,西安大雁塔藏经洞仍保存当年带回的贝叶经残片。吉尔吉斯斯坦2017年发行玄奘纪念邮票,印度那烂陀大学设有玄奘纪念堂,成为跨国文化记忆的象征。

文章标签:

上一篇:隋朝推行均田制 | 下一篇:钟谟使周化解兵祸

李隆基的兴衰历程

唐朝李隆基

李隆基(685—762年),即唐玄宗,是唐朝第七位皇帝,其统治时期(712—756年)可分为“开元盛世”和“天宝危机”两个阶段,是唐代乃至中国历史上兴衰转折

回纥助唐讨伐叛军

唐朝史朝义

回纥助唐讨伐叛军是唐朝中后期中央政权与回纥汗国军事合作的重要历史事件,主要体现在平定"安史之乱"(755-763年)过程中。以下是具体史实与分析:1. 安史

安史之乱内乱影响

唐朝吐蕃

安史之乱(755—763年)是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事件,由安禄山与史思明发动的大规模叛乱引发,对唐朝乃至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从政治、经济、社会

安西都护府设立

唐朝安西四镇

安西都护府是唐朝在西域设立的重要军政机构,其设立与经营对中亚历史和中国边疆治理影响深远。以下为基于史实的详细分析: 1. 设立背景与时间唐太宗贞观

玄奘西行取经弘法

唐朝玄奘

玄奘西行取经弘法是中国佛教史和中印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事件,其历史背景、行程细节及影响均具有深远意义。以下依据《大唐西域记》及《大慈恩寺三藏法

玄奘西行取经路

唐朝玄奘

玄奘(602年-664年),唐代著名高僧、佛学家、翻译家,是中国佛教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因深感当时汉传佛经的不足,决心西行求法,前往天竺(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