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骈:五代时后蜀的重臣,兼有文才和武功
朝代:五代十国 | 时间:2024-04-20 | 阅读:8037次历史人物 ► 孟昶
高骈,字敬叔,是五代时期后蜀的重臣,他兼备文才和武功,被誉为“文武双全”的人才。
高骈出生在唐末年间,是唐朝开国功臣高祖李渊的后代。他年少时聪明好学,有着过人的才华,善于文、史、诗、书和武艺,深受当时的学者、官员、军队和百姓的尊敬和爱戴。
后蜀建立之后,高骈被任命为参军,随着后蜀君主孟昶南征北战,立下了许多战功。他虽然在战场上勇猛善战,但他非常注重文化建设,奉行“文治武功”的理念,致力于发展和推广文化艺术。他经常与当时的文化名流交流,自己也致力于文学创作,写过许多诗歌、文言小说和传记等文化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是《奉和中书舍人白孝服见示和咏十二子图》和《武威长史李思茂传》。
高骈还注重教育,他在后蜀的军队中建立了一套科学的军事训练体系,培养出了大批杰出的将领和士兵。他还倡导读书进修,鼓励他的同僚和部下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和综合素质。
高骈的治政能力也非常出色。他在孟昶死后,担任了后蜀宰相,致力于国家的稳定和繁荣,他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重建山川禀靖,稳定人心,维持政治经济秩序。在他的建议下,后蜀朝廷设立了十三经学,增加了举孝廉、选进士等制度,为后蜀的文化繁荣和政治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
可惜的是,高骈的一生并不顺遂。后蜀灭亡后,他先后投靠了南唐和南汉两个南方政权,但都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重用,生活十分贫困。最后他在南汉逝世,享年七十岁。
高骈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才,他不仅在军事上有过出色的表现,在文化艺术和治政上也都有着突出的才华和贡献,被后人誉为“英俊才彦,冠绝同侪”的人物。他为后蜀的文化繁荣和政治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树立了一座不朽的文化丰碑。
文章标签:高骈
上一篇:诗圣杜甫背井离乡 | 下一篇:宋代科技成就与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