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五代十国 >> 详情

张承业忠诚辅唐

朝代:五代十国 | 时间:2025-06-29 | 阅读:3606次
历史人物 ► 张承

张承业(846—921年)是唐末五代时期著名的宦官政治家,历仕唐僖宗、昭宗、哀帝及后唐庄宗四朝,以忠诚刚直、勤政廉政著称,是中国历史上少数获得后世普遍正面评价的宦官之一。其辅佐唐室的事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张承业忠诚辅唐

一、乱世护主的忠勇之举

1. 黄巢之变中的表现:885年黄巢攻破长安时,张承业随僖宗逃亡蜀地,期间负责宫廷财务与机密文书,在极度混乱中确保皇室基础运转。

2. 凤翔劫难中的坚守:897年李茂贞攻破凤翔挟持昭宗,张承业被派往河东求援于李克用,面对李茂贞的威胁利诱拒不妥协,最终促成李克用出兵解救。

二、财政改革与民生举措

1. 推行"两税三分法":在担任度支使期间,将地方税收明确划分为上供朝廷、留州备用、州县支出三部分,遏制了藩镇截留财政的行为。

2. 建立"羡余库"制度:要求地方将财政结余上缴中央专库,天祐年间(904—907)该制度为唐室提供了最后的经济支撑。

三、后梁代唐后的隐忍谋划

1. 表面归顺实为复唐:907年朱温篡唐后,张承业接受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庇护,表面臣服后梁,暗中协助李存勖积蓄力量。

2. 军事后勤保障:在柏乡之战(915年)等重要战役中,张承业高效调度粮饷,史载"军需未尝有阙"。

四、政治操守与历史评价

1. 拒受高官:923年李存勖称帝后欲授其枢密使,张承业以"唐室老奴"自拒,坚持着唐代官服直至去世。

2. 抑制藩镇贪腐:多次弹劾节度使的横征暴敛,仅921年就查处了幽州、镇州等地七名贪腐将领。

延伸知识:唐末宦官参政的特殊性

与东汉、明朝宦官乱政不同,唐末宦官集团实质上是皇权对抗藩镇的工具。张承业为代表的宦官群体多出身寒门,通过严格的"内侍省"考试选拔,其行政能力往往优于同时期科举出身的文官。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特别记载了张承业"不殖私产,俸禄皆赡军用"的清廉作风。

张承业的政治生涯体现了古典忠君思想的复杂性——他效忠的不仅是具体的皇帝个体,更是作为正统象征的唐王朝制度体系。这种政治在五代十国的动荡中成为了延续中原王朝法统的重要精神纽带。

文章标签:

上一篇:刘禹锡陋室铭志向 | 下一篇:姜夔白石道人曲

李煜亡国作绝词

五代十国李煜

李煜(937-978),南唐后主,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亡国之君,同时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词人。他在亡国后所作的词,尤其是《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浪淘沙

朱全忠:五代梁国的开国风云

五代十国朱友珪

朱全忠(852年-912年),原名朱温,是五代十国时期后梁的开国皇帝(907年-912年在位),庙号梁太祖。他是中国历史上极具争议的枭雄,从黄巢起义军的将领

五代十国时期的战争策略与人物传奇

五代十国传奇

五代十国时期(907-979年)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频繁、战争策略与人物传奇交织的动荡时代。这一时期涌现出诸多军事家、权谋家与枭雄,其战争策略与个人命

王夫之:南明时代的文学家

五代十国南明

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号姜斋,世称船山先生,是明末清初重要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同时也是南明抗清志士。他一生经历明朝灭亡、南明抗清斗

张承业忠唐护晋

五代十国张承

张承业(846年—922年),字继元,唐末五代时期著名宦官,是历史上少有的以忠于前朝而著称的宦官代表人物。他历经唐昭宗、唐哀帝及后梁、后唐政权更迭,

张承业忠诚辅唐

五代十国张承

张承业(846—921年)是唐末五代时期著名的宦官政治家,历仕唐僖宗、昭宗、哀帝及后唐庄宗四朝,以忠诚刚直、勤政廉政著称,是中国历史上少数获得后世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