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宋朝 >> 详情

姜夔白石道人曲

朝代:宋朝 | 时间:2025-06-29 | 阅读:8589次
历史人物 ► 姜夔

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南宋著名词人、音乐家。他的词作以清空雅著称,尤以自度曲(自行创作词牌与曲调)闻名,在中国文学史和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以下关于“白石道人曲”的具体分析与史实考辨:

姜夔白石道人曲

1. 自度曲的创作特色

姜夔现存词87首,其中17首标注为自度曲,如《扬州慢》《暗香》《疏影》等。这些作品打破了当时依赖固定词牌填词的惯例,结合自身音乐造诣创制新调。例如《扬州慢》小序明确记载:“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其创作多源于个人经历,具有强烈的纪实性。

2. 词乐一体的艺术成就

姜夔是少数兼通诗词与音乐的文人,其《白石道人歌曲》是现存唯一附有宋代俗字谱的词集(共17首带谱词作),成为研究宋代音乐的重要文献。如《霓裳中序第一》便是根据唐代宫廷曲调残谱重新填词创制,体现了对古乐的复原与革新。

3. 审美风格与文学地位

其词推崇“清空”“雅”,以冷隽笔调抒写家国之痛与身世飘零,如《疏影》以梅花寄托对靖康之变的隐痛。清代朱彝尊评其“字琢句炼,归于醇雅”,奠定了南宋雅词一派。王国维《人间词话》虽批评其“隔”,但亦承认其格调之高。

4. 音乐理论的贡献

姜夔在《大乐议》中系统批判当时宫廷雅乐的僵化,主张“中和乐政”,提出以民间音乐滋养雅乐的理论。其自度曲既遵守传统宫调规则(如多用仙吕宫、商调),又融入江南民歌元素,形成“清峭”的独特风格。

5. 流传与影响

《白石道人歌曲》的乐谱经清代学者发现后,近代杨荫浏、阴法鲁等人对其进行了译谱研究。20世纪以来,这些曲调被多次搬演,如《杏花天影》被改编为现代合唱作品。日本现存《魏氏乐谱》中亦收录部分姜夔词乐,可见其跨国影响。

补充知识点:姜夔与范成大辛弃疾等交游密切,其《暗香》《疏影》即为范成大邀约而作。另需注意,其部分词作是否确为自度曲仍有争议,如《玉梅令》的小序仅言“填词”,未明确提及创调。学界普遍认为,姜夔的自度曲代表了宋代文人词音乐化的高峰,对后世元曲的兴起亦有间接影响。

文章标签:道人曲

上一篇:张承业忠诚辅唐 | 下一篇:元末黄河决口灾

**毕升的印刷革命**

宋朝资治通鉴

毕升的印刷革命是中国古代科技史上的一项重大创新,标志着印刷技术从雕版印刷向活字印刷的飞跃。毕升(约990—1051年)是北宋时期的普通工匠,他在庆历年

朱熹:宋朝理学大师的哲学思考

宋朝宋朝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的哲学体系以“理气论”“心性论”“格物致知”为核心,

高俅蹴鞠得势

宋朝高俅

高俅因蹴鞠技艺高超而得势的故事,主要源于《水浒传》等文艺作品的演绎,但结合史实,其发迹过程与宋徽宗时期的政治环境密切相关。以下从历史背景、高

包拯:公正廉明的青天大老爷

宋朝包拯

包拯(999年-1062年),字希仁,北宋著名政治家,以刚正不阿、断案如神著称,后世尊称为"包青天"。他是中国历史上清官文化的典范,其形象经过民间传说和

姜夔白石道人曲

宋朝姜夔

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南宋著名词人、音乐家。他的词作以清空骚雅著称,尤以自度曲(自行创作词牌与曲调)闻名,在中国文学史和音乐史

姜夔暗香疏影

宋朝姜夔

《暗香》《疏影》是南宋词人姜夔创作的两首咏物词代表作,均属自度曲(自创新调)。这两首词以梅花为吟咏对象,运用典故与象征手法,寄托家国之思与身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