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五代十国 >> 详情

王峻专权被贬

朝代:五代十国 | 时间:2025-07-18 | 阅读:6421次
历史人物 ► 郭威

王峻专权被贬一事发生在五代十国时期的后周,涉及后周太祖郭威时期的权臣王峻。王峻是后周开国功臣之一,早期辅佐郭威建立后周政权,因功被任命为枢密使,掌握军政大权。然而,他因专横跋扈、结党营私,最终触怒郭威而被贬黜。以下是相关史实和背景的详细分析:

王峻专权被贬

1. 王峻的政治崛起

王峻早年追随郭威,在后汉隐帝时期,郭威因功高震主遭到猜忌,隐帝诛杀郭威在京家属,并密令诛杀郭威。王峻作为郭威心腹,协助其起兵反汉,最终推翻后汉建立后周。郭威即位后,王峻因功拜枢密使,兼同平章事,成为朝中最具实权的文官。

2. 专权行为与矛盾激化

王峻独揽大权后,日益骄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干涉朝政:擅自官员,甚至对郭威的决策横加阻挠,如反对郭威任用养子柴荣(即后来的周世宗)为开封尹。

结党营私:笼络枢密院属官,排斥异己,形成党羽网络。

居功自傲:以功臣自居,多次在朝堂上言语不敬,甚至要求郭威增其职权。

3. 郭威的隐忍与最终反击

郭威起初念及王峻的功绩,对其行为多有容忍。但王峻变本加厉,甚至以辞官相要挟。显德元年(954年),郭威趁王峻称病不朝之机,突然下诏将其贬为商州(今陕西商洛)司马,其党羽也被一并清洗。王峻至商州后不久忧惧而死。

4. 历史评价与影响

君权与相权的冲突:王峻事件反映了五代时期武将权臣与皇权的尖锐矛盾,类似朱温诛杀旧部、李嗣源清洗功臣等事件。

后周政治的转折:王峻被贬为郭威集中皇权扫清障碍,为柴荣继位后的改革(如“显德新政”)奠定了基础。

史书评价:《旧五代史》批评王峻“矜功掠众,擅权乱政”,而郭威的处置被视为“剪除跋扈”的典型。

5. 延伸知识:五代权臣的共同命运

五代时期权臣多数不得善终,如后梁的朱友谦后唐安重诲等,均因专权被诛。这一现象与当时武人政治的混乱局面密切相关,皇权需要通过频繁更替权臣来维持统治稳定。

王峻的结局既是个人野心的必然结果,也是五代政治生态的缩影。他的倒台加速了后周中央集权的进程,但未能根本解决武将干政的问题,直至北宋建立后,赵匡胤通过“杯酒释兵权”才彻底扭转这一局面。

文章标签:专权

上一篇:鉴真东渡传法日本 | 下一篇:南宋联蒙灭金

南唐攻楚失利

五代十国李昪

南唐攻楚失利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政权扩张受挫的重要战略事件,发生在943年至945年间。这一军事行动的失败不仅削弱了南唐的国力,还加速了其衰落的进程。

王峻专权被贬

五代十国郭威

王峻专权被贬一事发生在五代十国时期的后周,涉及后周太祖郭威时期的权臣王峻。王峻是后周开国功臣之一,早期辅佐郭威建立后周政权,因功被任命为枢密

楚国内乱亡国

五代十国秦国

楚国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诸侯国,其内乱与亡国的过程涉及复杂的政治、军事和社会因素。以下从多角度分析楚国衰亡的原因及过程:一、政治内斗与王

后周攻南唐取淮南

五代十国周世宗

后周攻南唐取淮南是指五代十国时期(954年-960年),后周世宗柴荣三次南征南唐,最终夺取淮南十四州的重大军事行动。这一系列战役对中原王朝统一南方具有

王峻专权被贬

五代十国郭威

王峻专权被贬一事发生在五代十国时期的后周,涉及后周太祖郭威时期的权臣王峻。王峻是后周开国功臣之一,早期辅佐郭威建立后周政权,因功被任命为枢密

赵匡胤投军郭威

五代十国郭威

赵匡胤投奔郭威是五代十国末期至北宋建立前的关键历史事件,对后周政权的巩固及北宋统一奠定了基础。以下依据史料《宋史》《旧五代史》《资治通鉴》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