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唐朝 >> 详情

鉴真东渡传法日本

朝代:唐朝 | 时间:2025-07-18 | 阅读:769次
历史人物 ► 唐朝

鉴真东渡传法日本是中国佛教史上重要的文化交流事件,对日本佛教与文化产生深远影响。鉴真(688—763年),唐代著名律宗高僧,俗姓淳于,扬州江阳人。他应日本留学僧荣睿、普照邀请,历经六次艰难航行,最终在天宝十二年(753年)成功抵达日本,时年已66岁。

鉴真东渡传法日本

鉴真东渡的背景与动机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日本佛教戒律制度的缺失:当时日本佛教虽有发展,但因缺乏系统戒律制度,僧侣行为失范。日本圣武天皇遣唐使团特意邀请精通律宗的高僧赴日传法。

2. 唐朝佛教文化的影响:唐代律宗兴盛,鉴真师从道岸、弘景,精通戒律,其扬州大明寺是律学中心。日本希望通过引入唐代佛教体系完善本国制度。

东渡过程充满艰险:

前五次均因官府阻拦、海难或弟子阻挠失败,鉴真在第五次渡海后双目失明。

第六次(753年)搭乘日本遣唐使船,从苏州黄泗浦出发,经冲绳、屋久岛抵达九州,次年入平城京(今奈良)。

鉴真对日本的主要贡献包括:

1. 创立律宗弘传体系:在奈良东大寺设戒坛,为圣武天皇、光明皇后等授戒,确立日本正规受戒制度。

2. 建筑与艺术传播:主持修建唐招提寺(现存国宝级建筑),将唐代木构技术、佛像雕塑(干漆夹纻工艺)传入日本。

3. 医药文化影响:精通医术,带去大量医书与药材,《鉴真上人秘方》对日本汉方医学发展有推动作用。

4. 典籍与书法交流:携带佛经、书籍逾千卷,促进日本写经事业,其弟子思托撰写的《唐大和上东征传》是重要史料。

历史评价:

鉴真被尊为日本律宗初祖,获“大和上”称号。其东渡不仅是宗教行为,更是中日文化交流的标志性事件,体现了唐代开放包容的文化影响力。唐招提寺金堂等遗存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其生平事迹成为中日友好象征。1980年,鉴真坐像回扬州“省亲”,成为中日关系史上的佳话。

文章标签:传法

上一篇:何稠改进琉璃技 | 下一篇:王峻专权被贬

王维开创山水诗派

唐朝王维

王维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诗人、画家,被尊为“诗佛”,他在山水田园诗领域的杰出贡献使其成为唐代山水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不过严格来说,山水诗并非由王

鉴真东渡传法日本

唐朝唐朝

鉴真东渡传法日本是中国佛教史上重要的文化交流事件,对日本佛教与文化产生深远影响。鉴真(688—763年),唐代著名律宗高僧,俗姓淳于,扬州江阳人。他

唐朝组建神策军

唐朝唐朝

唐朝神策军的组建与发展 唐朝神策军是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6年)由边疆节度使哥舒翰在陇右地区创立的一支边防军队,最初驻扎在今青海省西宁附近的洮河

柳宗元被贬永州

唐朝柳宗元

柳宗元被贬永州是唐代政治史和文学史上的重要事件,发生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的"永贞革新"失败后。当时革新派领袖王叔文集团遭到宦官与旧官僚集团联

鉴真东渡传法日本

唐朝唐朝

鉴真东渡传法日本是中国佛教史上重要的文化交流事件,对日本佛教与文化产生深远影响。鉴真(688—763年),唐代著名律宗高僧,俗姓淳于,扬州江阳人。他

唐朝组建神策军

唐朝唐朝

唐朝神策军的组建与发展 唐朝神策军是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6年)由边疆节度使哥舒翰在陇右地区创立的一支边防军队,最初驻扎在今青海省西宁附近的洮河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