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唐朝 >> 详情

红线女夜盗金盒

朝代:唐朝 | 时间:2025-06-15 | 阅读:326次
历史人物 ► 袁郊

“红线女夜盗金盒”是唐代传奇小说中的著名故事,出自袁郊所著《甘泽谣》,女主角红线是潞州节度使薛嵩的婢女,身怀异术,智勇双全。这一故事反映了唐代侠义文化、女性形象及藩镇割据的历史背景,以下结合史实与文学背景展开分析:

红线女夜盗金盒

1. 故事背景与情节梗概

薛嵩为唐代宗时期潞州节度使,其治下的魏博节度使田承嗣意图吞并潞州,暗中备战。红线女为阻止战乱,夜行七百里潜入田承嗣寝帐,盗走其枕边金盒(象征权力信物),次日薛嵩遣人送回,田承嗣惊惧其能,被迫收敛野心。故事以“红线归隐”结尾,凸显侠义精神与和平诉求。

2. 唐代藩镇割据的历史映射

现实原型:薛嵩与田承嗣均为安史之乱后归顺朝廷的藩帅,但镇间明争暗斗不断。田承嗣在历史上确以扩张著称,曾多次对抗中央。

政治寓意:故事虚构红线盗盒的情节,实则是通过“以侠制暴”的想象,表达对藩镇矛盾的无奈与对和平的向往。

3. 红线女的形象与唐代女性

侠女突破性别限制:红线不仅是“侍婢”,更精通剑术、天文、医术(文本称其“通经史”),突破了传统女性角色的束缚。

道教色彩:她自称“前世为男子,因误杀三人转世为女身赎罪”,融合了道教轮回思想与唐代社会对“侠义”的推崇。

4. 文学价值与后世影响

唐传奇的代表作:故事结构紧凑,细节生动(如描述红线“手持金盒,飞身出户,倏忽不见”),开创“女侠叙事”先河。

后世改编:元代杂剧、明清小说(如《聊斋志异》)多有借鉴,京剧《红线盗盒》成为经典剧目。

5. 历史与虚构的辨析

薛嵩与红线:薛嵩确为历史人物,但红线大概率是文学虚构。新旧唐书中未见其婢女记载,袁郊可能糅合了民间侠女传说。

“金盒”象征:唐代节度使确有印信(如铜鱼符),但“金盒”更似文学意象,代表权力与威慑。

扩展知识:唐代侠文化

唐代社会尚武任侠之风盛行,传奇中多见聂隐娘、虬髯客等侠客形象。红线女的故事符合这一潮流,既折射乱世民众对正义的渴望,也暗含对藩镇割据的批判。值得注意的是,唐代女性地位相对开放,女主政治(如武则天)和女侠叙事并存,红线形象可视为这一社会氛围的产物。

文章标签:金盒

上一篇:刘方南征林邑国 | 下一篇:王审知闽国开元主

柳公权楷书名世

唐朝柳公权

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耀州区)人,唐代著名书法家,与颜真卿并称“颜筋柳骨”,其楷书以骨力遒劲、法度森严著称,成为

太平公主弄权

唐朝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约665年-713年),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小女儿,唐中宗李显和唐睿宗李李旦的妹妹。她作为唐朝历史上最具政治影响力的公主之一,其弄权行为

韦后乱政被诛杀

唐朝李显

韦后乱政是唐中宗李显统治时期的重要政治事件。景龙四年(710年),韦皇后与女儿安乐公主合谋毒杀中宗,企图效仿武则天称帝,最终引发李隆基与太平公主

张旭狂草醉酒

唐朝张旭

张旭(约675年-约750年),字伯高,唐代著名书法家,被誉为“草圣”,与怀素并称“颠张狂素”。他以狂草闻名于世,其书法风格奔放不羁,尤以醉酒后创作

红线女夜盗金盒

唐朝袁郊

“红线女夜盗金盒”是唐代传奇小说中的著名故事,出自袁郊所著《甘泽谣》,女主角红线是潞州节度使薛嵩的婢女,身怀异术,智勇双全。这一故事反映了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