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宋朝 >> 详情

辛弃疾:南宋文坛的璀璨明珠

朝代:宋朝 | 时间:2025-05-18 | 阅读:9532次
历史人物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爱国词人、军事将领,与苏轼并称“苏辛”,是豪放派词风的代表人物。其作品以雄浑豪放、情感炽烈著称,兼具家国情怀与个人抱负,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以下从多个维度展开分析:

辛弃疾:南宋文坛的璀璨明珠

1. 军事与政治生涯

辛弃疾生于金国统治下的山东,21岁组织义军抗金,曾率50骑突袭敌营擒获叛将,展现卓越军事才能。南归后历任江西安抚使、福建提点刑狱等职,提出《美芹十论》《九议》等抗金方略,但因主战派失势而屡遭贬谪,最终退隐江西带湖。

2. 文学成就与词风创新

- 现存词作600余首,题材广阔,既有《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的沙场豪情,也有《青玉案·元夕》的婉约细腻。

- 开创“以文为词”手法,融入典故、散文句式,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连用孙权刘裕等六典,深化历史厚重感。

- 语言上化用民间口语,如“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清平乐·村居》),鲜活生动。

3. 思想内涵与历史影响

其词作贯穿收复中原的理想信念,如“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壮志,也包含“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的愤懑。清代周济评其词“敛雄心,抗高调,变温婉,成悲凉”,深刻影响了后世文人的家国书写。

4. 艺术与生活的多元面貌

隐居期间自号“稼轩”,建庄园、研究农事,创作大量田园词;书法造诣深厚,现存《去国帖》藏于故宫博物院。其人生轨迹折射出南宋士大夫在政治困境中寻求精神出路的典型状态。

辛弃疾的词作不仅是文学瑰宝,更是研究南宋政治、军事与社会的重要史料,其人格魅力与艺术成就至今仍为后世所景仰。

文章标签:明珠

上一篇:十国英豪之孟知祥传 | 下一篇:贾鲁:疏治黄河的历史见证者

陆游示儿诗绝笔

宋朝陆游

陆游的《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的临终绝笔,创作于嘉定二年(1209年)冬其病重之际,凝聚了其一生的家国情怀与未竟之志。以下从多角度解析这首诗的背景、

蔡襄洛阳桥圣手

宋朝洛阳桥

蔡襄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书法家和茶学家,他在福建泉州任职期间主持修建的洛阳桥(原名万安桥)是中国古代桥梁工程的杰作之一,被誉为“海内第一桥”

宋徽宗瘦金体千秋

宋朝宋徽宗

宋徽宗的瘦金体是中国书法史上极具特色且影响深远的一种书体。瘦金体以其锋芒毕露、瘦劲挺拔的特征著称,体现了宋徽宗赵佶在艺术上的独特造诣。首先,

黄庭坚松风阁诗

宋朝黄庭坚

黄庭坚的《松风阁诗》是其晚年代表作之一,创作于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时年黄庭坚58岁,正处于贬谪鄂州(今湖北武昌)期间。该诗以松风阁为抒情载体

辛弃疾的诗词与人生

宋朝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爱国词人、将领,其诗词以豪放悲壮著称,与苏轼并称“苏辛”。他的人生经历与创作紧密交织,通过对史实的

辛弃疾:宋朝词坛的豪放巨擘

宋朝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军事家,与苏轼并称“苏辛”,是豪放派词风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词作以雄浑激昂、情感深沉著称,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