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宋朝 >> 详情

婉约词人柳永传

朝代:宋朝 | 时间:2025-06-15 | 阅读:1876次
历史人物 ► 柳永

婉约词人柳永

婉约词人柳永传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之一。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生于福建崇安(今福建武夷山)。柳永是宋代词坛的革新者,其作品以婉约柔美、细腻真挚著称,对后世词学发展影响深远。他的词作大多描写市井生活、男女情爱和羁旅行役,语言通俗,音律婉转,深受平民与歌妓喜爱,但也因题材“艳俗”而屡遭士大夫阶层诟病。

一、生平经历与科举坎坷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年时便以才华闻名,尤擅填词。他早年热衷功名,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因词作风格与传统文人审美相悖,被宋仁宗以“且去填词”为由黜落,致使他长期流连于市井青楼,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直到景祐元年(1034年),他改名柳永方中进士,晚年辗转任职于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等小官,终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

二、词作创新与艺术成就

1. 拓展词体形式:柳永是宋代大量创作长调(慢词)的第一人,打破晚唐五代以来小令为主的格局,代表作如《雨霖铃·寒蝉凄切》《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以铺叙手法深化意境。

2. 市井气息与白话语言:其词贴近市民生活,如《望海潮·东南形胜》描绘杭州繁华,语言通俗且富有音乐性,使词从文人雅集走向街头巷陌。

3. 情感表达细腻:擅长刻画离愁别绪与男女相思,如“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情感真挚动人。

三、历史评价与争议

柳永的词虽被主流文坛视为“俚俗”,但其艺术价值逐渐获得后世认可。苏轼曾评价“不减唐人高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将其“渐霜风凄紧”句与唐诗名篇并论。而《乐章集》存世词作200余首,多为宋词经典。此外,柳永与歌妓的密切交往使其作品充满对底层女性的同情,如《定风波·自春来》突破传统礼教束缚。

四、文化影响

柳词在当时的传播极广,据传“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其创作不仅推动宋词大众化,更影响了元曲与明清俗文学的发展。死后葬于润州(今江苏镇江),传说歌妓集资安葬,每逢清明“吊柳七”成风雅轶事。

柳永的一生,是文人理想与市井现实碰撞的缩影,其词作既为宋代社会风貌留下了鲜活注脚,亦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奠定了婉约词的典范地位。

文章标签:

上一篇:闽国内乱王氏覆灭 | 下一篇:元朝学者许衡传

高太后垂帘听政

宋朝章惇

高太后垂帘听政是北宋历史上重要的政治事件,发生在宋哲宗赵煦即位初期(1085年)。高太后作为宋英宗的皇后、宋神宗之母,因哲宗年仅九岁登基,以“太皇

陈桥兵变建北宋

宋朝陈桥兵变

陈桥兵变是赵匡胤建立北宋王朝的关键事件,发生在960年正月初三。当时后周世宗柴荣刚去世,年仅7岁的恭帝继位,主少国疑。赵匡胤作为殿前都点检掌握禁军

王禹偁直言敢谏臣

宋朝王安石变法

王禹偁(954—1001)是北宋初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以直言敢谏闻名于世。他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太平兴国八年(983年)进士及第,历任右

陈亮永康学派志

宋朝陈亮

陈亮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永康学派的核心代表人物。他的思想以“事功之学”为特色,强调经世致用,反对空谈性理,与朱熹的理学、陆九渊的

北宋词人柳永生平介绍

宋朝柳永

柳永(约984—约1053),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世称“柳七”,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其生

柳永词盛传民间

宋朝柳永

柳永(约984—1053),北宋著名词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人称"柳七"。其词作以婉约风格为主,在宋代民间广为传唱,甚至达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