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汉朝 >> 详情

孔光经学大家名

朝代:汉朝 | 时间:2025-07-27 | 阅读:6951次
历史人物 ► 孔光

孔光是西汉著名经学家,字子夏,鲁国(今山东曲阜)人,生年不详,卒于公元前5年。他是孔子第十四世孙,家族世代研习儒学,其祖父孔霸在汉元帝时曾担任太师,父亲孔武亦通晓经术。孔光本人以精通《尚书》著称,是汉代今文经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在经学传承和政治领域均有深远影响。

孔光经学大家名

一、经学成就与学术地位

1. 师承与学派

孔光早年师从经学家夏侯胜,学习《尚书》欧阳学派(今文经学分支),后成为该学派的核心传人。欧阳《尚书》注重微言大义,强调经世致用,孔光在诠释经典时继承这一特点,并将之应用于政治实践。

2. 著述与教学

孔光虽无完整著述传世,但其弟子众多,如马宫、龚胜等均成为西汉后期重要学者。他的学术观点通过弟子传承,影响了东汉《尚书》学的发展。清代学者皮锡瑞在《经学历史》中评价其为"西汉《书》学宗匠"。

3. 石渠阁会议参与

汉宣帝甘露三年(前51年),孔光参与石渠阁会议,与诸儒辩论五经异同。此次会议确立了今文经学的官方地位,孔光因学识渊博被擢为博士,奠定了其在经学界的权威。

二、政治生涯与经世实践

1. 历仕四朝的仕宦经历

孔光历仕宣帝、元帝、成帝、哀帝四朝,官至丞相(前7年—前5年),封博山侯。他将经学思想融入施政,主张"以礼治国",在任用官吏时强调道德品行,体现了儒家"举贤才"的理念。

2. 律令与礼制改革

任御史大夫期间(前8年—前7年),主持修订《九章律》中与儒家思想冲突的条款,推动"引经决狱"的司法实践。同时参与制定宗庙祭祀礼仪,完善汉代礼制体系。

3. 外戚政治的抵制者

面对王氏外戚专权,孔光多次上疏谏诤,主张限制外戚权力。虽因此一度被贬,但其持守儒臣气节的行为受到后世史家赞誉,班固在《汉书》中称其"守经据古"。

三、历史评价与影响

1. 经学传承的关键纽带

孔光上承夏侯胜、孔霸的学术传统,下启东汉《尚书》学研究,其学说通过弟子散布全国。东汉著名学者桓荣所习《欧阳尚书》,其谱系可追溯至孔光。

2. 谶纬思潮的批判者

在谶纬盛行的西汉末期,孔光坚持"六艺折衷"的学术立场,反对以神秘主义解释经典,这一态度对东汉古文经学兴起有间接影响。

3. 家族学术的奠基人

孔氏家族自孔光起形成系统的家学传统,其孙孔奋在东汉初年以经学闻名,后世曲阜孔氏能保持儒学世家的地位,与孔光的学术奠基密切相关。

孔光的生平体现了西汉儒者"通经致用"的特点,其学术与政治实践对汉代经学发展、法律制度儒家化进程均有深刻影响。

文章标签:

上一篇:黑冰台暗探行动 | 下一篇:荀彧谏曹操缓称帝

汲黯直言谏武帝

汉朝汲黯

汲黯是西汉武帝时期著名的直臣,以直言敢谏著称。以下是关于他谏言汉武帝的史实分析及相关背景扩展: 一、汲黯的为官风格与政治立场1. 黄老之学践行者

邓太后临朝称制

汉朝阴氏

邓太后临朝称制是中国东汉历史上的重要政治事件,指汉和帝皇后邓绥在汉和帝去世后,以太后身份长期掌控朝政,成为实际统治者的历史现象。以下是关于这

董仲舒罢黜百家

汉朝董仲舒

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西汉时期影响深远的政治文化政策,核心是通过统一思想巩固中央集权。以下从背景、内容、实施及影响等方面展开分

孔光经学大家名

汉朝孔光

孔光是西汉著名经学家,字子夏,鲁国(今山东曲阜)人,生年不详,卒于公元前5年。他是孔子第十四世孙,家族世代研习儒学,其祖父孔霸在汉元帝时曾担任

孔光经学大家名

汉朝孔光

孔光是西汉著名经学家,字子夏,鲁国(今山东曲阜)人,生年不详,卒于公元前5年。他是孔子第十四世孙,家族世代研习儒学,其祖父孔霸在汉元帝时曾担任

孔光翼翼汉家相

汉朝孔光

“孔光翼翼汉家相”这一表述典出《汉书·孔光传》,指西汉名臣孔光以谨小慎微的处世态度辅佐汉室,其生平与政坛沉浮折射出西汉中后期政治生态的特点。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