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汉朝 >> 详情

盖宽饶刚直被诛

朝代:汉朝 | 时间:2025-07-21 | 阅读:6533次
历史人物 ► 石显

盖宽饶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刚直官员,因直言进谏而触怒汉宣帝,最终被迫自杀。他的事迹在《汉书·盖宽饶传》中有详细记载,展现了汉代官僚体系中刚正不阿的士人命运。

盖宽饶刚直被诛

1. 早年经历与性格

盖宽饶字次公,魏郡人,以明经入仕。他性格刚烈,崇尚儒家节操,为人清廉正直,敢于抨击权贵。《汉书》称其“志在奉公,刺举无所回避”,甚至对皇帝也不奉承。

2. 仕途与政绩

盖宽饶曾任司隶校尉,负责监察百官。他执法严厉,曾弹劾卫将军张安世子张彭祖过殿门不下车,又揭发长信少府檀长卿在宴会上失仪,使得权贵对他又惧又恨。其“刺举无所回避”的作风虽得百姓称颂,却树敌众多。

3. 直言招祸

汉宣帝时,盖宽饶上书批评朝政,引用《韩氏易传》提出“五帝官天下,三王家天下”,暗示宣帝应禅位贤能。此举被曲解为“大逆不道”。中书令宦官弘恭、石显等趁机诬告他“怨谤朝廷”,最终被定为“大逆不道”之罪。

4. 悲剧结局

面对群臣围攻,盖宽饶拒绝屈服,在未央宫北阙下自刎而死。其死震动朝野,百姓为之哀叹。班固评价他“虽《诗》所谓‘人之云亡,邦国殄瘁’者矣”,凸显其忠直之悲剧性。

5. 历史评价与思想背景

盖宽饶之死反映了汉代皇权与士人集团的冲突。他深受儒家“以道事君”思想影响,试图以道德约束皇权,却触犯了君主专制底线。后世如王夫之《读通鉴论》认为其言论“非悖逆”,而是“矫枉过正”。

6. 对比与影响

与同时期官员如萧望之相比,盖宽饶更显极端。他的死促使士人反思谏诤方式,东汉士风逐渐转向“清议”与“气节”并重。唐代韩愈《争臣论》亦以盖宽饶为例讨论谏臣之道。

盖宽饶的悲剧既是个人性格使然,也是汉代政治生态的缩影。其刚直精神成为后世士人典范,而皇权与士权的张力在此事件中显露无遗。

文章标签:

上一篇:秦驰道修建完成 | 下一篇:诸葛亮:智谋神算辅蜀汉

蔡伦改良造纸术

汉朝蔡伦

蔡伦改良造纸术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其影响深远且被广泛记载于《后汉书》等史料。以下依史实展开分析:1. 历史背景与动机 东汉和帝时期

李广难封将军事

汉朝李广

"李广难封"是指西汉名将李广战功赫赫却终生未能封侯的历史典故,这一现象背后蕴含着复杂的政治、军事及个人因素,现从史实角度展开分析:一、军功制度限

王景治理黄河水患

汉朝刘庄

王景治理黄河水患是中国古代水利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发生于东汉明帝时期(约公元69-70年),其工程规模和技术成就对后世治黄实践影响深远。以下是关于王景

盖宽饶刚直被诛

汉朝石显

盖宽饶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刚直官员,因直言进谏而触怒汉宣帝,最终被迫自杀。他的事迹在《汉书·盖宽饶传》中有详细记载,展现了汉代官僚体系中刚正不阿的

盖宽饶刚直被诛

汉朝石显

盖宽饶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刚直官员,因直言进谏而触怒汉宣帝,最终被迫自杀。他的事迹在《汉书·盖宽饶传》中有详细记载,展现了汉代官僚体系中刚正不阿的

王尊不畏权贵势

汉朝石显

王尊是西汉时期著名的清廉官吏,以不畏权贵、刚正不阿著称。《汉书·王尊传》详细记载了他的事迹,以下结合史实从多角度展开分析: 一、执法严明,不避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