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元朝 >> 详情

御史中丞崔斌

朝代:元朝 | 时间:2025-06-29 | 阅读:2476次
历史人物 ► 忽必烈

崔斌是元朝初年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活跃于13世纪末至14世纪初。他字仲文,号东皋,祖籍涿州(今河北涿州),后迁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崔斌在元世祖忽必烈时期担任御史中丞,是元朝监察机构的重要官员之一。

御史中丞崔斌

1. 仕途与政绩

崔斌早年以文学才能闻名,后受荐入仕。他在元朝中央担任过中书省左右司郎中、礼部尚书等职,最终升任御史中丞。御史台在元朝是最高监察机构,负责弹劾百官、纠察政务,崔斌在此任上以正直敢言著称,对整顿吏治起到了一定作用。

2. 文学成就

崔斌不仅是一位能臣,也是元初文坛的重要人物。他与王恽、胡祗遹等好,主张诗文应贴近现实,反对浮华文风。其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质朴。虽然他的诗文大多散佚,但现存作品中仍可见其文学造诣。

3. 与忽必烈的关系

崔斌深得元世祖忽必烈的信任,多次参与朝廷重大决策。他曾在治理财政、整顿吏治等方面提出建议,并协助推行汉法改革,促进了元朝的政治汉化进程。

4. 政治立场与晚年

崔斌虽为汉族官僚,但在元朝政权中地位较高,反映出忽必烈对汉人官员的任用策略。然而,他也曾因直言进谏触怒权贵,晚年可能遭到一定政治打压,具体结局史载不详。

5. 历史评价

后世对崔斌的评价以正面为主,认为他既是干练的官员,又是优秀的文学家。他在元初政治和文化领域的贡献,体现了汉族士人在元朝政权中的独特作用。

崔斌的生平反映了元朝初期汉法与蒙古旧制并行的时代特点,也为研究元朝政治、文化提供了重要案例。

文章标签:御史中丞

上一篇:交子诞生于成都 | 下一篇:蓝玉案牵连万名功臣

元朝文字狱事件及其影响分析

元朝元朝

元朝作为中国历史上首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其文学思想管控虽不及明清严苛,但仍存在文字狱现象,并展现出独特的时代特征。以下是基于史实的

元朝文人虞集生平传

元朝虞集

虞集(1272—1348),字伯生,号道园,又号邵庵,祖籍四川仁寿,生于湖南衡阳,元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位列“元诗四大家”之一,是元代中期文坛

伯颜掌权风云人物传

元朝伯颜

元朝权臣伯颜(Bayan,约1236—1295年)是元世祖忽必烈时期至元成宗初年最具影响力的政治人物之一。作为蒙古伯牙吾台氏贵族,他以军事才能起家,逐步掌控朝

元朝文人雅士风采录

元朝元朝

元朝文人雅士的风采体现在政治、文学、艺术、学术等多方面,既受蒙古统治者的政策影响,又展现出独特的文化融合与创新。以下从人物、作品、社会背景等

忽必烈继承汗位与统一战争

元朝忽必烈

忽必烈继承汗位与统一战争是蒙元历史的关键转折点,深刻影响了东亚政治格局。作为拖雷之子、蒙哥汗之弟,忽必烈于1260年在开平(后称上都)经部分蒙古贵

忽必烈登基称帝

元朝忽必烈

1260年5月5日,忽必烈在开平(今内蒙古正蓝旗)召开忽里台大会,在部分蒙古贵族支持下即位为大蒙古国第五任大汗,并颁布《即位诏》,正式采用汉式年号"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