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元朝 >> 详情

赛典赤·赡思丁治滇

朝代:元朝 | 时间:2025-07-14 | 阅读:1354次
历史人物 ► 元朝

赛典赤·赡思丁(1211—1279)是元代著名的回族政治家,全名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儿,元世祖忽必烈时期被任命为云南行省平章政事(1274—1279年在任),对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系统性贡献。以下是其治滇的主要措施和历史影响:

赛典赤·赡思丁治滇

一、政治改革与行政建置

1. 设立行省制度:赛典赤在云南推行中书省体制,将大理国旧地的世袭领主制改为行省—路—府—州—县的层级管理,首次实现云南与中原的直接行政对接。1276年奏请设立云南行中书省,昆明被定为省会,奠定后世云南行政格局。

2. 缓和民族矛盾:通过招抚土著首领,授予土司职务(如丽江木氏、车里刀氏),实行“土流并治”,减少军事冲突。对反抗部落采取“剿抚并用”策略,例如平息萝槃甸(今红河州)叛乱后减免赋税以安民心。

3. 吏治整顿:严惩贪污,选拔熟悉少数民族事务的官员,要求驻军不得扰民,并建立驿传体系加强中央对边疆的控制。

二、经济发展举措

1. 农业开发:引入内地屯田制度,组织军民开垦荒地,兴修水利。主持疏浚滇池水系,修建松华坝、金汁河等工程,灌溉农田百万亩,使昆明平原成为粮仓。

2. 货币改革:推广钞法(纸币),促进商业流通;同时允许贝币(云南传统货币)并行使用,尊重地方经济习惯。

3. 手工业与贸易:扶持矿冶业(银、铜开采),建立官营作坊;开辟驿道连接缅甸、西藏,推动云南成为西南丝绸之路枢纽。

三、文化教育与宗教政策

1. 兴办儒学:1274年在昆明创建云南首座文庙(今昆明文庙前身),设立学田供养学子,聘请蜀地儒士授课,首次系统性引入科举教育。

2. 兼容宗教信仰:作为穆斯林,赛典赤支持佛教、道教发展,修缮大理崇圣寺,同时修建清真寺(如昆明南城清真寺),促进多元宗教和谐。

3. 移风易俗:推行中原礼仪,改革土著部落的殉葬、巫蛊等旧俗,但采取渐进方式避免激化矛盾。

四、军事与边疆稳定

1. 驻军屯田:设置“屯军万户府”,军队平时耕种、战时出征,减轻地方供给压力。

2. 安抚邻国:派使者至缅国(蒲甘王朝)、安南(越南陈朝)宣示元朝主权,通过外交而非武力维护西南边疆稳定。

历史评价与影响

赛典赤的治理使云南从羁縻之地转变为稳固的行省,其政策被后世誉为“德威并用,惠及蛮夷”。他去世后,元廷追赠“咸阳王”,云南百姓多处立祠祭祀。明代沐英治滇时延续其政策框架,清代学者师范在《滇系》中称:“滇之治,始于赛典赤。”

值得注意的是,赛典赤家族(后人如郑和)继续在元代政治中扮演重要角色,其治理模式也为中国边疆治理提供了“因俗而治”的范例。今昆明市仍有“忠爱坊”纪念其事迹,松华坝水库立有碑文述其功绩。

文章标签:赛典

上一篇:狄青面涅将军威 | 下一篇:马皇后贤德辅政

元朝定都大都

元朝元朝

元朝定都大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政治决策,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从多个方面展开分析:1. 历史背景与选址考量 忽必烈于1260年继承汗位后,为

赛典赤·赡思丁治滇

元朝元朝

赛典赤·赡思丁(1211—1279)是元代著名的回族政治家,全名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儿,元世祖忽必烈时期被任命为云南行省平章政事(1274—1279年在任),对云南

南坡之变英宗殁

元朝南坡之变

南坡之变是元朝历史上的一次重大政治事件,发生于公元1323年(元英宗至治三年),导致元英宗硕德八剌遇弑身亡。这一事件反映了元朝中期统治集团内部激烈

元朝开凿京杭大运河

元朝元朝

元朝开凿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运河工程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但其历史背景和实际贡献需结合史实客观分析。以下是关于元朝与大运河关系的详细说明:1. 元代

元朝定都大都

元朝元朝

元朝定都大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政治决策,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从多个方面展开分析:1. 历史背景与选址考量 忽必烈于1260年继承汗位后,为

赛典赤·赡思丁治滇

元朝元朝

赛典赤·赡思丁(1211—1279)是元代著名的回族政治家,全名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儿,元世祖忽必烈时期被任命为云南行省平章政事(1274—1279年在任),对云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