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宁百骑劫魏营
朝代:三国 | 时间:2025-05-18 | 阅读:8665次历史人物 ► 甘宁
甘宁“百骑劫魏营”是三国时期东吴名将甘宁的经典战例,展现了其勇猛果敢的军事才能。根据《三国志·吴书·甘宁传》记载,此战发生于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与孙权对峙于濡须口期间。以下是基于史实的分析:
1. 背景与动机
- 曹操率大军南下,孙权派兵防御濡须口。甘宁主动请缨夜袭曹营,以挫敌军锐气。孙权特选精锐百人,并赐酒肉犒劳。
2. 战术细节
- 甘宁率百骑趁夜突袭,不披甲胄(轻装简行),每人持短兵器,衔枚(防止出声)潜入曹营。
- 曹军因未料吴军敢以小股部队袭击,营内混乱。甘宁斩数十人后迅速撤退,曹军追击时遭吴军预设伏兵接应。
3. 历史评价
- 此战虽规模小,但极大鼓舞东吴士气。孙权称赞:“孟德有张辽,孤有兴霸(甘宁字),足相敌也。”
- 体现了甘宁“斗将”风格,与张辽“威震逍遥津”并称三国著名战例。
4. 延伸知识
- 甘宁早年曾为水匪(“锦帆贼”),后投刘表、黄祖,最终归顺孙权,成为东吴十二虎臣之一。
- 此战背景与《三国演义》描述略有差异(小说增加“劫营后全队无伤”的夸张情节),但核心事件符合史实。
5. 军事意义
- 以少胜多的突袭战需精准情报、严格纪律和主将胆识,甘宁三者兼备。
- 此战对后世轻骑兵战术有借鉴意义,如唐代李靖的“疾战”理论。
此战例不仅彰显甘宁的勇武,也反映三国时期将领个人能力对战场的影响。
文章标签:魏营
上一篇:秦驰道修建记 | 下一篇:晋朝智者慧远的传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