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南北朝 >> 详情

北周宇文觉废立立废

朝代:南北朝 | 时间:2024-07-04 | 阅读:9400次
历史人物 ► 宇文泰

北周宇文觉废立立废

北周宇文觉废立立废

公元560年,北周宇文觉(557-578年在位)发动政变,废黜已有多年执政的北周武帝宇文泰,自己登基称帝,改国号为北斉。这一事件被后世称为"北周宇文觉废立立废"。这次政变对北周乃至整个中国历史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值得我们仔细探讨。

1. 引发政变的原因

北周宇文觉发动政变的直接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宇文泰的统治日益专制。作为北周的实际掌权者,宇文泰累积了大量权力,对朝廷内外实施严酷统治,引起很多大臣的不满。

2)宇文觉本人的野心膨胀。作为宇文泰的亲信大臣,宇文觉逐渐觉得自己才是应该掌权的人,企图取代已经年迈的宇文泰。

3)北周局势动荡不安。外敌频扰,内部又出现权力斗争,朝局动荡,给宇文觉发动政变制造了机会。

2. 政变的经过

宇文觉趁着宇文泰年老体衰,于560年4月发动政变。首先拉拢了一些重要大臣,在朝堂内部进行策划。然后在北周京城长安策动武装暴动,终于推翻了已经执政多年的宇文泰。宇文泰被迫退位,宇文觉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北斉。

这次政变波澜壮阔,具体过程如下:

4月初,宇文觉在长安集结大军,控制了关键要塞。他先派人说服了京兆尹周宣,让周宣率领京兆军起义响应。接着宇文觉又联合宇文泰的亲信大臣梁伯英、编修郎李孝威等人,一同发动武装叛乱。宇文泰慌忙派遣大将吴兴王石勒前去镇压,但石勒的部队也很快被拉拢叛变。

4月12日,长安城中到处传出武装冲突的声音,宇文泰最后被迫退位。同日下午,宇文觉即位,改国号为北斉。这就是这场轰轰烈烈的政变的过程。

3. 政变的影响

这次宇文觉发动的政变,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

1)结束了北周王朝的统治。北周自535年建立以来,已有43年的历史,这次政变使其结束,北斉开始接替北周的地位。

2)引发了一系列混乱局面。北斉的建立虽然让宇文觉登上皇位,但并没有真正稳定局势。相反,此后爆发了一系列内战和外敌入侵的动荡局面,北斉政权基础十分脆弱。

3)加剧了中原地区的政治动荡。这次政变发生在中原地区,其余诸国如北齐、陈、西魏等也卷入其中,导致中国北方多年动荡不安。

总的来说,这次宇文觉发动的政变,虽然暂时让他登上了皇位,但最终却导致了北周王朝的覆灭,北斉政权的动荡不安,给中国历史带来了深远影响。这一重大事件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思考。

文章标签:

上一篇:刘琨的军事统帅才能 | 下一篇:隋代文学艺术描绘优雅气息

西魏文帝改革官制

南北朝元宝炬

西魏文帝元宝炬在位期间(535年—551年),其政权实际由权臣宇文泰掌控,官制改革的核心推动者实为宇文泰。此次改革名为恢复周礼,实则通过复古形式强化

范晔撰后汉书成

南北朝范晔

范晔撰《后汉书》是中国古代史学史上的重要事件,标志着继《汉书》之后又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杰作的诞生。以下从成书背景、内容特点、史学价值及影响等方

高欢霸府掌控东魏

南北朝高欢

高欢作为东魏政权的实际掌控者,通过建立霸府这一军政合一的政治体系,实现了对朝局的全面控制。这一时期的政治运作呈现出权臣专政的典型特征,对南北

宇文护连弑三帝

南北朝宇文护

宇文护是北周时期权臣,历史上以其连续废杀三位皇帝的极端手段著称,展现了南北朝时期权臣专政的残酷性。以下从多个角度展开分析:一、背景与家族势力

宇文泰开创府兵制

南北朝宇文泰

宇文泰开创的府兵制是西魏、北周乃至隋唐军事制度的重要基石,对中古时期中国军事、政治和社会结构产生了深远影响。其核心是以军事组织为基础,通过兵

西魏权臣宇文泰

南北朝宇文泰

西魏权臣宇文泰(507-556年)是南北朝时期关键的政治家、军事家,北周政权的实际奠基者。其一生对西魏及后续北周的政治、军事、制度变革产生了深远影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