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秦朝 >> 详情

郑国渠水利工程

朝代:秦朝 | 时间:2025-05-26 | 阅读:2755次
历史人物 ► 郑国

郑国渠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始建于战国末期(公元前246年),由韩国水工郑国主持修建,是关中平原最早的规模化灌溉系统之一。其背景是韩国为消耗秦国国力而提出的“疲秦之计”,但最终反而增强了秦国的农业实力,为统一六国奠定基础。

郑国渠水利工程

工程特点与技术成就

1. 选址科学:渠首位于泾水出山口(今陕西泾阳县西北),利用泾河与渭河之间的自然高差,形成自流灌溉网络。

2. 工程技术:采用“横绝”技术,将沿途小河截断导入渠中,增加水量;渠道设计宽约15-30米,深约3-5米,总长约300里(合今126公里)。

3. 淤灌效益:泾水含沙量高,灌溉后淤泥肥田,改良了关中盐碱地,使亩产达“一钟”(约合今100公斤),史称“关中为沃野,无凶年”。

历史影响

经济意义:灌溉面积达4万余顷(约合今280万亩),使秦国粮食产量倍增,支撑了长期战争需求。

政治作用:成为秦统一天下的物质保障,汉代仍延续使用,与白渠、龙首渠并称关中三大水利体系。

文化传承:开创了古代中国引泾灌溉的先河,元代王祯《农书》评价其“功侔造化”。

后世演变

唐代后因泥沙淤积逐渐衰落,明清时期多次修复。1932年,近代水利专家李仪祉主持建成泾惠渠,在郑国渠旧址基础上引入现代技术,至今仍在发挥作用。2016年,郑国渠遗址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彰显其跨越两千年的水利价值。

文章标签:水利工程

上一篇:西门豹治邺除弊 | 下一篇:张骞出使西域通丝路

秦二世被逼自杀

秦朝秦二世

秦二世胡亥(公元前230年―前207年)是秦朝第二位皇帝,在位仅三年(前210年―前207年)。他是秦始皇幼子,在赵高、李斯篡改遗诏的阴谋下继位。其统治以暴

秦始皇陵始建

秦朝秦始皇

秦始皇陵的修建始于公元前246年,即秦王政(后为秦始皇)即位之初,至公元前208年秦末农民起义期间被迫停工,历时约38年。作为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设计

秦始皇焚诗书

秦朝秦始皇

秦始皇“焚诗书”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化事件,主要发生在秦统一六国后(公元前213—公元前212年),是“焚书坑儒”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举措的动机

张耳陈馀反秦

秦朝张耳

张耳与陈馀反秦是秦末农民起义中的重要事件,二者作为魏国名士,在秦灭六国后成为反秦势力的核心人物。其活动贯穿了从陈胜起义到楚汉争霸的早期阶段,

郑国渠灌溉关中

春秋战国郑国

郑国渠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由战国时期韩国水工郑国主持修建,始建于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元年)。该工程位于关中平原(今陕西泾阳、三原一带),

郑国渠水利工程记

秦朝郑国

《郑国渠水利工程记》 郑国渠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水利工程,始建于战国末期(公元前246年),由韩国水工郑国主持修建,属秦国关中平原灌溉系统的核心工程。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