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宋朝 >> 详情

宋金隆兴和议

朝代:宋朝 | 时间:2025-06-14 | 阅读:6777次
历史人物 ► 赵构

宋金隆兴和议是南宋与金朝于1164年(南宋隆兴二年,金大定四年)达成的重要和平协议,标志着绍兴和议(1141年)后宋金对峙格局的阶段性调整。以下从背景、内容、影响等方面展开分析:

宋金隆兴和议

一、历史背景

1. 宋孝宗北伐失利:1163年(隆兴元年),宋孝宗即位后意图恢复中原,启用主战派张浚发动“隆兴北伐”,但符离之战(1163年)宋军惨败,被迫转入防御。

2. 金国战略压力:金世宗完颜雍初即位,国内政局不稳(平定契丹起义等),同时面临南宋、西夏的牵制,需集中力量巩固统治,故有议和意向。

3. 南宋内部争议:主战派(如张浚)与主和派(如汤思退)激烈博弈,最终孝宗权衡利弊,接受和谈。

二、和议核心内容

1. 领土变更:南宋将海州(今江苏连云港)、泗州(今安徽泗县)、唐州(今河南唐河)、邓州(今河南邓州)割让给金朝,双方边界恢复至绍兴和议时的淮水—大散关一线。

2. 称谓与地位:南宋对金称“侄皇帝”,金承认宋孝宗为“侄宋皇帝”,名义上仍维持不平等关系,但较绍兴和议的“臣构”(宋高宗赵构自称臣)有所改善。

3. 岁币调整:南宋每年向金缴纳银绢各20万两/匹(绍兴和议为25万),减付5万,称“岁贡”为“岁币”,措辞稍缓。

三、影响与评价

1. 短期稳定:和议结束了宋金持续两年的战争状态,为南宋赢得40余年和平期(至开禧北伐为止),金朝也得以巩固内政。

2. 南宋战略转向:孝宗后期转向内政改革(如“乾淳之治”),但北伐意愿受挫,主战派势力衰减。

3. 金朝优势巩固:金世宗借此稳定南方边境,集中推行“大定之治”,金国进入全盛期。

4. 后世争议:部分史家批评和议丧权(如朱熹),但亦有观点认为南宋国力不足时妥协是务实选择。

四、延伸知识

与绍兴和议对比:隆兴和议对南宋略为有利(岁币减少、称谓稍尊),但未能改变宋金力量对比。

地缘政治:同期西夏与金朝修好,南宋联合西夏牵制金的战略失败。

文化影响:和议后,宋金榷场贸易恢复,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但南宋士人“恢复中原”的思潮仍持续酝酿。

隆兴和议是宋金关系史中的关键节点,反映了南宋在军事失利后的现实外交策略,也为后续嘉定和议(1208年)埋下伏笔。此后的宋金关系在和平表象下暗流涌动,直至蒙古崛起打破均势。

文章标签:和议

上一篇:周世宗整顿禁军制 | 下一篇:元朝科学家郭守敬

王禹偁直言敢谏臣

宋朝王安石变法

王禹偁(954—1001)是北宋初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以直言敢谏闻名于世。他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太平兴国八年(983年)进士及第,历任右

陈亮永康学派志

宋朝陈亮

陈亮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永康学派的核心代表人物。他的思想以“事功之学”为特色,强调经世致用,反对空谈性理,与朱熹的理学、陆九渊的

欧阳修主盟文坛

宋朝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是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其主盟文坛的历程深刻影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方向。他通过文学创作、科举改革、提携后进等多种方式重塑了文风,

宋朝科学家祖冲之的数学贡献

宋朝宋朝

宋朝并没有名为祖冲之的科学家,祖冲之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的主要贡献包括:1. 圆周率计算: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3.1

李纲抗金护国

宋朝赵构

李纲是北宋末年和南宋初年的著名抗金将领和政治家,字伯纪,福建邵武人。他在北宋灭亡、南宋建立的动荡时期,力主抗金,为保卫汉族政权和中原文化作出

宋高宗赵构的皇位风云与文艺情怀

宋朝赵构

宋高宗赵构(1107-1187年)是南宋开国皇帝,其皇位继承与统治历程充满戏剧性,而他的文艺情怀又为后世留下了独特的历史印记。 一、皇位继承的政治博弈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