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宋朝 >> 详情

米芾癫狂写山水

朝代:宋朝 | 时间:2025-05-24 | 阅读:3389次
历史人物 ► 米芾

米芾(1051-1107),北宋著名书画家、鉴赏家,因其性格狂放不羁、行为特立独行,被时人称为“米颠”或“米癫”。他的山水画开创了“米氏云山”一派的独特风格,以水墨晕染表现江南烟雨朦胧的景致,对中国文人画发展影响深远。

米芾癫狂写山水

一、癫狂性格与艺术表现

1. 行为特立独行

米芾个性张扬,痴迷书画近乎癫狂。《宋史》记载他见奇石便拜,称石为“兄”;穿戴唐服招摇过市,无视世俗礼法。这种狂态实为对艺术极致追求的体现,他将真实情感毫无顾忌地投射到创作中。

2. “墨戏”创作观

米芾自谓“墨戏”,反对程式化绘画,主张以泼墨写意抒发胸中逸气。其《画史》云:“山水古今相师,少有出尘格者。”他突破当时流行的李成、范宽斧劈皴体系,独创横点积染法(后世称“米点皴”)。

二、米氏云山的技术革新

1. 烟雨意境的突破

以《潇湘奇观图》为代表,采用纸本水墨,通过墨色浓淡层层晕染,表现江南山川的空灵湿润。取消传统勾线技法,仅以侧锋卧笔横点叠加重墨,营造云气流动之感。

2. 书法用笔入画

米芾将书法“八面出锋”的笔法融入绘画,点画如行草般挥洒自如。台北故宫藏《春山瑞松图》中,树干线条具有明显的“刷字”特征,与其《蜀素帖》笔势相通。

三、理论贡献与后世影响

1. 《画史》的美学主张

该书批判宫廷画院“形似”倾向,提出“意似”标准,强调画家主观情思的表达。其“平淡天真”的审美观直接启发了元代倪瓒“逸笔草草”的创作理念。

2. 文人画理论的奠基

米芾与苏轼共同推动“士人画”概念,主张诗书画一体。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将“米家山水”列为南宗正脉,清代四王、八大都曾效仿其技法。

四、历史细节与真伪辨析

1. 现存可信真迹仅《珊瑚帖》《春山瑞松图》等不足十件,多数藏于台北故宫。上海博物馆藏《研山铭》虽为书法,但可见其“风樯阵马”的笔势与绘画相通。

2. 米友仁(米芾长子)继承父风,《潇湘白云图》进一步发展为“无根树、朦胧山”的标准化语汇。

米芾的癫狂实为对艺术自由的极致追求,其突破传统的创新精神,使水墨表现力达到新高度。正如元代夏文彦评价:“米芾山水,其源出董源,天真发露,怪怪奇奇,枯木松石,自有奇思。”

文章标签:山水

上一篇:赵匡胤崛起后周 | 下一篇:元朝军事装备技术

刘克庄江湖诗派集

宋朝陆游

刘克庄是南宋中晚期重要诗人、词人、文学批评家,也是江湖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创作和理论对南宋后期诗坛影响深远,反映了当时文人阶层的精神面貌

周敦颐爱莲说君子

宋朝周敦颐

周敦颐在《爱莲说》中通过对莲花的赞美,阐述了君子的品格与道德理想。这篇文章出自北宋理学奠基人周敦颐之手,是他哲学思想与审美情趣的集中体现。以

米芾癫狂写山水

宋朝米芾

米芾(1051-1107),北宋著名书画家、鉴赏家,因其性格狂放不羁、行为特立独行,被时人称为“米颠”或“米癫”。他的山水画开创了“米氏云山”一派的独特

陆秀夫负帝投海

宋朝李自成

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今南京)称帝,建立明朝。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共传十六帝,享国276年。明朝初期,朱元璋采取了一系

米芾癫狂写山水

宋朝米芾

米芾(1051-1107),北宋著名书画家、鉴赏家,因其性格狂放不羁、行为特立独行,被时人称为“米颠”或“米癫”。他的山水画开创了“米氏云山”一派的独特

米芾书画癫狂客

宋朝米芾

米芾(1051-1107),北宋著名书画家、鉴藏家,字元章,号海岳外史、襄阳漫士等,因性情狂放、艺术行为不拘常格,被时人称为“米颠”或“书画癫狂客”。作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