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晋朝 >> 详情

陆机文赋耀西晋

朝代:晋朝 | 时间:2025-06-12 | 阅读:8745次
历史人物 ► 陆机

陆机是西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出自吴郡陆氏,为东吴名将陆逊之孙。其代表作《文赋》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最早的系统性创作论专著,对后世文学理论影响深远。《文赋》以赋体形式探讨文学创作规律,主要包含以下重要观点:

陆机文赋耀西晋

1. 创作构思论

提出"收视反听,耽思傍讯"的构思方法,强调创作需沉浸式的精神专注。指出"精骛八极,心游万仞"的艺术想象特征,认为作家应突破时空限制进行创造性思维。

2. 文体风格论

系统分析十种文体的美学要求,如"诗缘情而绮靡"强调诗歌的抒情本质与形式之美,"赋体物而浏亮"指出赋的状物特征。这种文体分类法比曹丕《典论·论文》更为细致。

3. 创作过程论

详细描述从"应感之会"的灵感激发,到"选义按部"的结构安排,再到"考辞就班"的语言锤炼全过程。其中"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的名句揭示了艺术思维的时空超越性。

4. 艺术技巧论

提出"立片言而居要"的警策说,强调文中应有画龙点睛之笔。主张"音声迭代"的音韵美和"禁邪制放"的适度原则,反对过分雕琢。

陆云并称"二陆"的陆机,其创作实践印证了理论主张。其《辩亡论》《吊魏武帝文》等作品骈散结合,展现"符采相胜"的文风。作为"太康之英",他与潘岳并称"潘江陆海",代表西晋文学的巅峰成就。

《文赋》的局限性在于未涉及文学的社会功能,但其开创性地将道家哲学融入文论,提出"课虚无以责有,叩寂寞而求音"的创作本质论,启发了刘勰《文心雕龙》的"神思"说。现存最早《文赋》版本见于唐代《文选》李善注本,近代有逯钦立等学者的校注研究成果。

文章标签:文赋

上一篇:晋军顺流灭东吴 | 下一篇:梁元帝焚书江陵

史学家陈寿

晋朝陈寿

史学家陈寿(233年—297年),字承祚,巴西郡安汉县(今四川南充)人,三国至西晋时期著名史学家,以编撰《三国志》闻名于世。其史学成就与司马迁、班固

凉州张氏立国

晋朝张氏

凉州张氏立国指十六国时期以凉州(今甘肃武威)为中心建立的"前凉"政权(301-376年),是北方士族在乱世中经营西北的典型案例。以下从多个角度展开分析:

晋哀帝司马丕

晋朝司马丕

晋哀帝司马丕(341年-365年),字千龄,东晋第七位皇帝(361-365年在位),晋成帝司马衍长子,晋穆帝司马聃堂兄。作为东晋中期在位时间较短的君主,其统

荀勖制律正音声

晋朝荀勖

荀勖是西晋时期著名的律学家、音乐理论家,其“制律正音声”的贡献在中国古代音乐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以下从多个方面详细阐述其成就及相关背景:1. 荀勖

陆机:晋朝文学与政治的多面手

晋朝陆机

陆机是西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政治家,其生平与成就展现了晋初文化与政治交织的复杂性。他出身于东吴名门吴郡陆氏,祖父陆逊为东吴丞相,父亲陆抗

陆机文赋传世

晋朝陆机

陆机《文赋》作为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经典著作,其传世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 理论开创性 陆机首次系统论述文学创作的全过程,提出"诗缘情而绮靡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