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春秋战国 >> 详情

伍子胥鞭尸复仇

朝代:春秋战国 | 时间:2025-05-22 | 阅读:6912次
历史人物 ► 伍子胥

伍子胥复仇

关于伍子胥复仇的历史事件,其核心背景与过程如下:

1. 历史背景

伍子胥(公元前559年—公元前484年)为春秋时期楚国大夫伍奢次子。楚平王听信谗言,诛杀伍奢及其长子伍尚,伍子胥被迫逃亡吴国。这一事件成为其日后复仇的。

2. 复仇动机

伍子胥在吴国得到重用,辅佐吴王阖闾振兴国力。其终极目标为借吴军之力攻楚,以报父兄之仇。公元前506年,吴军攻破楚国郢都,此时楚平王已死,其子楚昭王出逃。

3. 行为

据《史记·伍子胥列传》记载,伍子胥为泄愤,掘开楚平王陵墓,三百。这一极端行为体现了春秋时期“血亲复仇”的观,但也引发后世争议。

4. 历史评价

- 支持者:认为其行为符合当时“父仇不共戴天”的礼法。

- 批评者:如司马迁评价“怨毒之于人甚矣”,指出复仇的极端性。

5. 延伸知识

- 伍子胥在吴国期间,还推荐孙武(《孙子兵法》作者)助吴国强军。

- 其结局因谏阻吴王夫差赦越而被赐死,凸显政治斗争的残酷性。

6. 文化影响

该事件成为后世文学(如《东周列国志》)的经典题材,“”亦成为复仇的象征性符号。

这一事件反映了春秋时期宗法社会下的复仇文化,以及个人命运与政治博弈的复杂交织。

文章标签:伍子胥

上一篇:周王畿设大学教六艺 | 下一篇:李广难封英雄叹

春申君智保太子

春秋战国春申君

春申君黄歇作为战国四公子之一,其“智保太子”的事迹主要记载于《史记·春申君列传》,涉及楚考烈王熊完(原名芈完)由秦国质子归楚继位的政治博弈。这

申包胥哭秦廷复楚

春秋战国申包胥

申包胥哭秦庭复楚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历史事件,展现了忠臣的赤诚与外交智慧。以下从背景、过程、影响等方面展开分析:1. 历史背景 公元前506年,吴国在伍

伍子胥鞭尸复仇

春秋战国伍子胥

关于伍子胥鞭尸复仇的历史事件,其核心背景与过程如下:1. 历史背景 伍子胥(公元前559年—公元前484年)为春秋时期楚国大夫伍奢次子。楚平王听信谗言,

燕昭王黄金台招贤

春秋战国苏秦

燕昭王黄金台招贤是战国时期燕国君主燕昭王为振兴国家、招揽人才而实施的一项重要举措,其背景、实施过程及历史影响均体现了古代中国"尊贤尚功"的政治智

伍子胥鞭尸复仇

春秋战国伍子胥

关于伍子胥鞭尸复仇的历史事件,其核心背景与过程如下:1. 历史背景 伍子胥(公元前559年—公元前484年)为春秋时期楚国大夫伍奢次子。楚平王听信谗言,

伍子胥:春秋智者的传奇人生

春秋战国伍子胥

伍子胥:春秋智者的传奇人生伍子胥,春秋时期的楚国名将,生于乱世之中,凭借其卓越的智慧和胆识,成为历史上一位备受敬仰的智者。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