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南北朝 >> 详情

萧统编《文选》集

朝代:南北朝 | 时间:2025-07-25 | 阅读:8216次
历史人物 ► 萧统

萧统编《文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文选集,由南朝梁武帝长子萧统(501—531)主持编纂,成书于公元6世纪上半叶。该书系统地收录了先秦至南朝梁代的优秀文学作品,奠定了中国古代文学选本的范式,对后世影响深远。以下是关于《文选》的详细解析:

萧统编《文选》集

1. 编纂背景与目的

萧统为梁代文坛,其编纂《文选》旨在建立文学典范,呼应当时文学自觉的思潮。南朝文风绮靡,萧统以“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为选录标准,强调作品的思想性与艺术性并重,试图矫正浮华文风。

2. 内容与体例

《文选》共60卷,收录130位作家的700余篇作品,按体裁分为赋、诗、、七、诏、表等38类(一说37类)。选文上起先秦(如宋玉《高唐赋》),下至梁代,重点选录汉魏至南朝作品,尤以曹植陆机谢灵运等人为代表。不录经、史、子部著作,凸显纯文学观念。

3. 文学史价值

- 保存了众多佚失文献,如《古诗十九首》因《文选》收录得以流传。

- 反映六朝文学观念:推崇骈俪文风,注重声律修辞,展现了从古体诗向近体诗的过渡。

- 确立“选学”传统,唐代以《文选》为科举范本,杜甫曾言“熟精《文选》理”,宋代更有“《文选》烂,秀才半”的谚语。

4. 版本与注疏

唐代李善的《文选注》最为著名,旁征博引古籍达1600余种,兼具文献学与训诂学价值。五臣注(吕延济等合注)侧重疏通文意,与李善注形成互补。现存最早版本为敦煌残卷及南宋淳熙八年(1181)尤袤刻本。

5. 后续影响

《文选》模式启发了后世如《唐文粹》《宋文鉴》等总集编纂。清代《四库全书总目》评其“为总集之弁冕”,章学诚亦称其“部次条别,编次之精,后世不能及”。20世纪“《文选》学”复兴,成为研究六朝文学与文化的重要切入点。

6. 争议与批评

部分学者指其偏重骈文而忽略乐府民歌,未收录陶渊明《闲情赋》等作品,显示编选者的审美局限。但整体而言,《文选》仍是中国文学批评史和文体学研究的里程碑式著作。

文章标签:

上一篇:贾南风乱政秘闻 | 下一篇:韦后乱政引发政变

尔朱荣擅权乱政

南北朝尔朱荣

尔朱荣是北魏末年著名的军事将领和权臣,其擅权乱政对北魏政局产生了深远影响,最终加速了北魏的分裂与灭亡。以下是关于其擅权乱政的主要史实和分析:

慕容白曜平三齐

南北朝拓跋焘

慕容白曜平定三齐是北魏统一华北过程中的重要军事行动,发生于献文帝皇兴元年至三年(467—469年)。三齐指青州(今山东青州)、齐州(今山东济南)、冀

柔然可汗扰北疆

南北朝拓跋焘

柔然可汗扰北疆这一历史现象主要出现在南北朝时期(420—589年),尤其是北魏与柔然之间持续近一个半世纪的对抗。以下是基于史实的详细分析: 1. 柔然的崛

何承天制元嘉历

南北朝何承天

何承天(370—447年),南朝宋著名天文学家、数学家、音乐理论家,其编制的《元嘉历》是中国历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一、《元嘉历》的制定背景 1. 时代

萧统编《文选》集

南北朝萧统

萧统编《文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文选集,由南朝梁武帝长子萧统(501—531)主持编纂,成书于公元6世纪上半叶。该书系统地收录了先秦至南朝梁代的优

南朝陶潜之名士风韵探究

南北朝萧统

南朝时期,陶渊明(约365—427,一说372—427)的名士风韵体现在多个维度,其生平、思想、文学创作及后世影响共同构建了独特的文化符号。以下从历史背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