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宋朝 >> 详情

吴玠蜀道抗金

朝代:宋朝 | 时间:2025-06-20 | 阅读:4081次
历史人物 ► 吴玠

吴玠蜀道抗金是南宋初年抵御金军入侵的关键战役之一,展现了南宋军民在川陕地区的顽强抵抗。吴玠与弟弟吴璘凭借蜀道天险,多次击退金军,稳定了南宋西部防线。

吴玠蜀道抗金

背景与战略意义

1127年“靖康之变”后,金军持续南侵。川陕地区是南宋的军事与经济重地,蜀道(如大散关、和尚原等)成为屏障西南的核心门户。吴玠作为川陕宣抚处置使张浚部将,1130年受命扼守和尚原,开启抗金序幕。

主要战役与战术

1. 和尚原之战(1131年):吴玠以数千兵力依托地形设伏,用、滚木礌石阻击金军,尤其以“驻矢阵”克制骑兵,大败完颜宗弼(金兀术),迫其“剃须遁走”。此战是金军南下以来首次惨败。

2. 饶凤关之战(1133年):金军绕道攻饶凤关,吴玠驰援,激战六昼夜后因叛徒引路失守,但旋即反攻收复。

3. 仙人关之战(1134年):吴玠兄弟在关前置“杀金坪”,修筑叠阵(多重防御工事),以“分番迭射”战术消耗金军,再次重创完颜宗弼十万大军。

胜利原因

地形利用:蜀道狭窄险峻,限制金军骑兵机动性。

治军严明:吴玠与士卒同甘共苦,推行“屯田制”保障后勤。

技术创新:改进箭射程,灵活运用火攻、伏击。

历史影响

吴玠的抗金使金军终南宋一代未能突破蜀道防线,保全了四川财税与粮食供应,为南宋延续奠定基础。其战术被后世视为“以步制骑”的典范。吴玠病逝后,吴璘继承其志,继续镇守川陕数十年。

扩展知识点

吴玠早年曾参与镇压方腊起义,后转投抗金战场。

南宋朝廷对吴氏兄弟既倚重又猜忌,后期采取“以文制武”策略牵制其兵权。

蜀道防线与岳飞的中路、韩世忠的东路形成犄角之势,但因宋高宗主和,未能协同北伐。

文章标签:

上一篇:康延孝反唐败亡 | 下一篇:郭守敬授时历法

包拯:宋朝的铁面无私御史

宋朝包拯

包拯(999年-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北宋著名政治家,以刚正不阿、执法严明著称,被誉为“包青天”。他在司法、监察、民生等领域

铁面御史包拯事

宋朝包拯

铁面御史包拯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清官典范,以刚正不阿、执法严明著称。他的事迹主要载于《宋史·包拯传》及后世文学演绎(如《包公案》),以下结合史实

活字印刷术初问世 (1041年)

宋朝毕昇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中国古代科技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其公认的诞生时间为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年),由平民发明家毕昇首创。相较于唐代雕版印刷的整版雕

宋朝的诗词繁荣与文化名人

宋朝宋朝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诗词创作极为繁荣的时期,文化名人辈出,其艺术成就对后世影响深远。以下从诗词发展、文化背景、代表人物及特色等方面展开分析: 一、

吴玠仙人关大捷

宋朝吴玠

吴玠仙人关大捷是南宋初年抗金战争中的一次关键性战役,发生于1134年(南宋绍兴四年、金天会十二年)。此战是吴玠、吴璘兄弟率领宋军依托险要地形,成功

吴玠蜀道抗金

宋朝吴玠

吴玠蜀道抗金是南宋初年抵御金军入侵的关键战役之一,展现了南宋军民在川陕地区的顽强抵抗。吴玠与弟弟吴璘凭借蜀道天险,多次击退金军,稳定了南宋西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