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南北朝 >> 详情

北魏宗室拓跋余

朝代:南北朝 | 时间:2025-06-23 | 阅读:9506次
历史人物 ► 拓跋余

北魏宗室拓跋余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之子,生母为左昭仪郁久闾氏(柔然可汗吴提之妹)。他在正平二年(452年)通过宦官中常侍宗爱拥立,弑杀其兄南安王拓跋余后继位,但仅在位八个月即被宗爱弑杀,庙号"敬寿帝"(后遭废除),谥号"恭"(后改"隐")。

北魏宗室拓跋余

关于拓跋余的重要史实:

1. 夺位背景:正平二年(452年)三月,太武帝因"国史之狱"处死太子拓跋晃后突发疾病去世。宦官宗爱先拥立拓跋余六弟南安王拓跋余即皇帝位,旋即杀之,改立拓跋余继位。

2. 统治特点:

大量赏赐国库财物以笼络群臣

沉湎酒色,频繁出猎,荒废朝政

军政大权实际由宗爱掌控

废除其父太武帝的灭佛政策,恢复佛教地位

3. 经过:永平元年(452年)十月,拓跋余察觉宗爱专权欲加封其为"大司马",宗爱先发制人,趁其夜祭宗庙时派人弑杀,年仅23岁。

4. 身后处置:

文成帝拓跋濬即位后废除其庙号

降谥号为"隐王"(《魏书》作"恭")

以诸侯王礼改葬云中金陵

子女未被录入《魏书·宗室传》

宗室关系延伸:

祖父:北魏道武帝拓跋珪

父亲:太武帝拓跋焘(灭佛主要推行者)

兄弟:景穆帝拓跋晃(追尊)、晋王拓跋伏罗等共11人

继任者:文成帝拓跋濬(拓跋晃长子)

历史评价争议:

《魏书》批评其"昏淫狂暴",但现代学界认为:

1. 其恢复佛教政策缓解了社会矛盾

2. 荒政可能与宗爱专权造成的史料扭曲有关

3. 短期在位难有实质性作为

4. 作为柔然可汗外甥,可能具有特殊政治背景

相关考古发现:

2017年山西大同发现的北魏宗室墓群中,M112墓出土"恭"字铭文器物,有学者推测可能与其改葬有关,但缺乏直接证据。该时期墓志多刻意回避记载拓跋余相关史实,反映其政治敏感性。

文章标签:

上一篇:王濛玄学的研究与传承 | 下一篇:独孤皇后辅政隋朝

南朝宋齐梁陈的兴衰史述

南北朝萧赜

南朝(420—589年)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方相继建立的四个政权(宋、齐、梁、陈)的总称,均以建康(今南京)为都城。其兴衰过程与政治斗争、军事冲突、经

六朝金粉繁华衰败

南北朝陈叔宝

“六朝金粉”是对东吴、东晋、宋、齐、梁、陈这六个建康(今南京)政权的奢靡风气的概括,其繁华与衰败反映了江南地区在3至6世纪的政治经济变迁。 1. 繁

谢朓清发山水诗

南北朝谢朓

谢朓是南朝齐梁时期的重要诗人,字玄晖,与谢灵运并称“大小谢”,以山水诗闻名。他的诗歌风格清丽婉转,注重音律和谐,对后世影响深远。 谢朓的山水诗

高欢争霸风云录南北朝乱世英雄崛起之路

南北朝高欢

高欢是北魏末年至东魏时期的重要军事家和政治家,其崛起之路深刻影响了南北朝后期的历史格局。以下是其争霸历程的详细分析: 一、出身与早期经历高欢(

北魏南安王拓跋余

南北朝拓跋余

北魏南安王拓跋余(?—452年)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第六子,生母为左昭仪闾氏。他在北魏政治中扮演了短暂却关键的角色,其生平与北魏宫廷斗争及皇位更

北魏宗室拓跋余

南北朝拓跋余

北魏宗室拓跋余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之子,生母为左昭仪郁久闾氏(柔然可汗吴提之妹)。他在正平二年(452年)通过宦官中常侍宗爱拥立,弑杀其兄南安王拓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