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明朝 >> 详情

严嵩权倾朝野沉浮

朝代:明朝 | 时间:2025-06-12 | 阅读:1874次
历史人物 ► 严嵩

严嵩明朝嘉靖年间著名的权臣,其政治生涯的沉浮堪称明代中期官僚集团权力斗争的典型案例。以下从多个维度展开分析:

严嵩权倾朝野沉浮

一、权力攀升的关键因素

1. 迎合帝术:严嵩深谙嘉靖帝迷信道教、热衷青词的心理,凭借精湛的青词写作能力(《嘉靖祀典》载其青词数量居首)成为"青词宰相"。嘉靖十八年(1539年)雷火事件中,他借机献《庆云赋》巩固帝宠。

2. 党羽网络构建:通过其子严世蕃组建"严党",核心成员包括鄢懋卿(总理盐政)、赵文华(工部尚书)等。《明史》记载其嫡系官员达三十余人,掌控吏部考功司等重要部门。

3. 经济控制手段:主导推行"提编法",将江南赋税折算白银征收,从中渔利。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户部报告显示,严氏家族通过盐引垄断获利超百万两。

二、权倾朝野的具体表现

1. 人事操纵:创设"掣签法"表面公平选官,实为卖官鬻爵。《万历野获编》记载,知府职位明码标价八千两,道员职位一万二千两。

2. 司法干预: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操纵"王忬案",将政敌原蓟辽总督王忬(王世贞之父)以"边储亏空"罪名处斩。

3. 军事影响:纵容义子仇鸾虚报战功,在庚戌之变(1550年)中压制主战派官员杨继盛等,导致俺答兵临北京城下。

三、政治衰落的深层原因

1. 财政系统崩溃:严氏家族贪墨导致太仓银库存银从嘉靖初年600万两锐减至嘉靖末年不足10万两,《国榷》记载兵饷拖欠达五年之久。

2. 继任者危机:严世蕃目无法纪,嘉靖四十年(1561年)强占南昌知府宅邸引发公愤,暴露严氏集团的统治危机。

3. 清流反击徐阶联合邹应龙等官员,利用嘉靖帝对"太白昼现"天象的恐惧,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成功弹劾严嵩,最终抄没家产时发现黄金3.2万两,白银202万两。

四、历史评价的复杂性

现代研究表明,严嵩执政时期恰逢明朝财政转型关键期,其推行的"一条鞭法"试点客观上为张居正改革奠定基础。但《明实录》评价其"窃权罔利,浊乱海内",这一观点仍为主流史学界所接受。严嵩的倒台标志着嘉靖后期皇权对官僚体系的一次重大整肃,也为隆万改革扫清了部分障碍。

文章标签:严嵩

上一篇:元朝道士张三丰 | 下一篇:溥仪登基三岁童

京杭大运河建设及其意义

明朝漕运总督

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最长的人工运河,也是世界上工程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运河之一。其建设始于春秋时期,但主要工程集中在隋朝和元朝,形成了连通

李定国抗清名将

明朝李定国

李定国(1621—1662)是明末清初杰出的抗清名将,南明政权的重要军事领袖。他生于陕西延安,早年参加张献忠农民军,后归顺南明永历政权,成为西南抗清势力

明朝名将俞大猷的抗倭生涯

明朝俞大猷

明朝名将俞大猷(1503-1580)是抗倭战争中的核心人物之一,其军事生涯贯穿嘉靖至万历年间,与戚继光齐名,并称“俞龙戚虎”。他的抗倭事迹主要体现在以下

明朝宦官制度下的著名宦官魏忠贤

明朝明朝

明朝宦官制度下的著名宦官魏忠贤是晚明时期权倾朝野的宦官代表人物。他的崛起与专权反映了明朝中后期宦官干政的极端化,对政治、经济、军事及社会造成

徐阶斗严嵩胜

明朝严嵩

徐阶斗严嵩是明代嘉靖年间政坛的一场重要权力斗争,最终以徐阶的胜利告终。这一事件的背景、过程和影响体现了明代中后期官僚体系的复杂性。以下从多个

杨继盛劾严嵩案

明朝严嵩

杨继盛劾严嵩案是明代嘉靖年间一场震动朝野的政治事件,集中反映了明朝中后期官僚集团的激烈斗争和腐败问题。以下是基于史实的详细分析: 一、历史背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