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唐朝 >> 详情

张志和渔歌子斜风细雨

朝代:唐朝 | 时间:2025-06-03 | 阅读:7530次
历史人物 ► 湖州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是唐代诗人张志和的代表作,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首真正意义上的词作,对后世文人词创作影响深远。以下从多个角度展开分析:

张志和渔歌子斜风细雨

一、创作背景与词体地位

1. 张志和约生于732年,本名龟龄,肃宗赐名"志和",后因事贬官,隐居于湖州西塞山一带,自号"烟波钓徒"。

2. 此词创作于大历八年(773年)左右,正值中唐词体萌芽期,比白居易刘禹锡的文人词创作早约半个世纪。

3. 日本嵯峨天皇在弘仁十四年(823年)即作《和张志和渔歌子》五首,可见其国际影响。

二、文本深度解读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1. 意象组合:全词27字融合山水(西塞山)、动物(白鹭)、植物(桃花)、气象(斜风细雨)、人物(渔父)五大类意象。

2. 色彩美学:白(鹭)、红(桃)、青(笠)、绿(衣)构成鲜明视觉层次,与灰蒙蒙的雨雾形成对比。

3. "斜风细雨"的哲学内涵:既写实景,又暗喻政治风雨,表现作者超越尘世纷扰的处世态度。

三、文学史价值

1. 开创"渔父词"传统,后苏轼黄庭坚等均有仿作。苏轼曾将此词改写成《浣溪沙》。

2. 体现中唐"由诗入词"的过渡特征:保留七式(前两句可视为七言诗),后三句转为典型词体结构。

3. 《词林纪事》载此词传播轶事:颜真卿任湖州刺史时,曾与陆鸿渐等数十人唱和张志和此作。

四、地理考证争议

关于西塞山地理位置存在两说:

1. 湖州说(今浙江吴兴):持此说者有宋人黄震《黄氏日钞》、明《嘉靖湖州府志》。

2. 黄石说(今湖北大冶):陆游《入蜀记》称"西塞山即玄真子《渔父词》所云者"。

现代学者多倾向湖州说,因张志和主要活动在江浙,且词中"桃花流水"更符合江南景致。

五、艺术特征分析

1. 空间构图:由远(山前白鹭)及近(水中鳜鱼),最后聚焦人物特写。

2. 动静结合:飞的鹭与流的溪为动,垂钓者为静。

3. 声画同步:虽未直接写声,但"斜风细雨"令人联想到雨打蓑衣的淅沥声。

这首小令对日本汉文学影响尤为显著,平安时代编纂的《经国集》就收录了嵯峨天皇的拟作。明代杨慎《词品》赞曰:"清远苍茫,高人本色。"其"烟波钓徒"的形象塑造,成为后世隐逸文化的典型符号。

文章标签:

上一篇:虞世南书法大家 | 下一篇:城市发展与市民生活在五代的变迁

史思明覆灭记

唐朝史思明

史思明是唐朝安史之乱的重要叛军首领之一,其覆灭过程与安史之乱的全局密切相关。以下是其覆灭的主要经过及相关历史背景: 1. 史思明崛起与叛乱史思明原

唐代茶道影响东亚

唐朝白居易

唐代茶道对东亚的影响体现在文化交流、制度传播和精神内涵等多个层面,成为东亚文化圈形成的重要纽带。 首先,唐朝作为中国茶文化的鼎盛时期,通过遣唐

孟浩然隐居鹿门

唐朝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盛唐著名山水田园诗人,终身未仕,长期隐居于襄阳鹿门山,其隐居经历与诗歌创作深刻体现了唐代隐逸文化的特点,并与当时社会政治环

武则天称帝建周朝

唐朝武则天

武则天称帝建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性称帝事件,具有深刻的政治和社会意义。以下是按照史实对这一事件的详细分析: 1. 政治背景与权力积累 武则

刘晏改革漕运盐政

唐朝湖州

刘晏是唐代著名的理财家和改革家,他在漕运和盐政方面的改革对中唐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以下是其主要改革内容及历史背景的详细分析: 一、漕运改

张志和渔歌子斜风细雨

唐朝湖州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是唐代诗人张志和的代表作,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首真正意义上的词作,对后世文人词创作影响深远。以下从多个角度展开分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