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元朝 >> 详情

元曲大家关汉卿

朝代:元朝 | 时间:2025-06-16 | 阅读:4045次
历史人物 ► 关汉卿

关汉卿是元代杂剧的奠基人之一,与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并称"元曲四大家"。他生活于金末元初(约1210-1300年),籍贯多为记载为大都(今北京)或解州(今山西运城),其生平在正史中记载较少,主要通过作品和后人笔记流传。

元曲大家关汉卿

艺术成就与创作特点

1. 作品数量丰富:现存杂剧18部(一说15部),散曲70余首,代表作包括《冤》《救风尘》《单刀会》等。《冤》被誉为"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王国维评)。

2. 题材多样性:涵盖公案剧(如《冤》)、爱情剧(如《拜月亭》)、历史剧(如《单刀会》)、社会讽刺剧(如《救风尘》)等,展现市井生活与时代矛盾。

3. 语言艺术:开创"本色派"风格,语言质朴泼辣,善用口语俗谚,如"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冤》)。

社会思想与人文关怀

聚焦底层民众命运,尤其关注女性悲惨处境,如《救风尘》中赵盼儿的机智抗争、《金线池》中杜蕊娘的遭遇。

揭露官场腐败与司法黑暗,《冤》批判"官吏每无心正法"的社会现实,反映元代"九儒十丐"的文人困境。

历史地位与影响

1. 形式创新:完善元代杂剧"四折一楔子"的结构规范,确立"旦本""末本"的演唱体制。

2. 后世传承明清戏曲受其影响深远,1958年关汉卿被世界和平理事会评为"世界文化名人",《冤》改编为京剧、越剧等多种剧种。

3. 研究争议:学界对其部分作品归属存疑(如《裴度还带》),且因元代艺人合作创作模式,部分剧作可能经后人修改。

时代背景补充

元代废除科举长达78年(1237-1315年),文人转向勾栏瓦肆创作,促使杂剧繁荣。关汉卿自喻"普天下郎君,盖世界浪子班头"(《一枝花·不伏老》),其作品深刻反映了蒙古统治下汉族知识分子的精神苦闷与市井文化的兴起。

文章标签:元曲

上一篇:理学名家程颢传 | 下一篇:洪武赶散移民

元朝与察合台汗国战争

元朝元朝

元朝与察合台汗国的战争是14世纪蒙古帝国内部权力斗争的重要体现,反映了成吉思汗后裔诸汗国之间的复杂矛盾。冲突的根源可追溯至察合台汗国的分裂与元朝

元英宗新政被弑

元朝元英宗

元英宗新政被弑是元代政治史上的重大事件,反映了元朝中后期尖锐的统治集团矛盾。元英宗硕德八剌(1320—1323年在位)即位后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史称"

元朝征安南失败

元朝元朝

元朝对安南(今越南北部)的征伐是元世祖忽必烈及后继者发动的多次军事行动,但均以失败告终。这一系列战争既反映了元朝扩张的野心,也暴露了其战略和

王实甫作西厢记

元朝西厢记

王实甫是元代著名杂剧作家,其代表作《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是中国古代戏曲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以下从创作背景、内容特色、文学价值

关汉卿:元朝戏曲艺术的代表人物与作品研究

元朝关汉卿

关汉卿是元朝戏曲艺术的杰出代表,被誉为“元曲四大家”之首(与马致远、白朴、郑光祖并称),也是中国戏曲史上最伟大的剧作家之一。他的创作生涯集中

关汉卿创作窦娥冤

元朝关汉卿

关汉卿是元代最杰出的杂剧作家之一,位列“元曲四大家”之首,其代表作《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是中国古代戏曲史上最著名的悲剧作品之一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