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元朝 >> 详情

天历之变夺位纷争

朝代:元朝 | 时间:2025-07-18 | 阅读:3918次
历史人物 ► 元朝

天历之变是元朝中期一场关键的皇位争夺事件,发生于1328年(天历元年),涉及元文宗图帖睦尔与其兄明宗和世㻋的权力斗争。这场政变不仅导致元朝统治集团内部分裂,还深刻影响了后续政治格局。以下是具体分析:

天历之变夺位纷争

背景与起因

1. 元英宗遇刺后的权力真空:1323年南坡之变后,英宗被弑,泰定也孙铁木儿继位。泰定帝在位期间未能解决宗王矛盾,1328年其病逝后,左丞相倒剌沙把持朝政,拒绝立即拥立太子阿速吉八,引发不满。

2. 两都对立格局:大都(北京)的钦察贵族燕铁木儿联合蒙古诸王,拥戴武宗次子图帖睦尔(即元文宗)称帝;而上都(内蒙古正蓝旗)的倒剌沙则扶持泰定帝幼子阿速吉八即位,形成两都内战。

政变过程

1. 大都派迅速行动:燕铁木儿掌控枢密院兵权,封锁大都消息,并联络陕西、河南驻军支持文宗。同年九月,上都军攻破居庸关逼近大都,但燕铁木儿率军反击,在榆河之战中取胜。

2. 上都政权崩溃:十月,齐王月帖木儿突袭上都,倒剌沙投降后被处决,阿速吉八失踪(一说)。文宗虽暂时获胜,但为缓和矛盾,遣使迎接长兄和世㻋(明宗)返京继位。

3. 明宗暴毙之谜:1329年,和世㻋在和林即帝位后南返,途经王忽察都(今河北张北)时与文宗会面,五日后突然暴亡。元代官方记载称其“饮酒过度”,但《元史·明宗纪》暗示文宗与燕铁木儿可能合谋下毒。

影响与后续

1. 文宗强化集权:明宗死后,文宗复位并清洗反对派,设立奎章阁学士院笼络文人,编修《经世大典》,表面推崇汉法却未触及贵族特权。

2. 统治基础动摇:政变暴露了元朝皇位继承制度的缺陷,此后权臣(如燕铁木儿、伯颜)长期操控朝政。1356年红巾军起义时,元廷内部仍陷于派系倾轧。

3. 文化政策双重性:文宗虽倡导儒学,但蒙古“忽里勒台”传统与汉式嫡长子继承制冲突未能调和,为元末混乱埋下隐患。

深层次矛盾

经济层面:纸币贬值与赏赐贵族导致的财政危机在政变后加剧。

民族政策:色目官僚与汉人官僚的对立因皇位更迭反复激化。

天历之变本质是蒙古旧制与汉化政策矛盾的总爆发,其血腥结局加速了元朝中衰进程。

文章标签:

上一篇:方腊起义震动江南 | 下一篇:移宫案权力更迭

南坡之变弑君事件

元朝南坡之变

南坡之变是元朝历史上一次重大政治事件,发生于1323年(至治三年)八月五日,元英宗硕德八剌在南坡店(今河北省沽源县境内)遭铁失等人弑杀。这一事件标

上都大火焚宫室

元朝至正

"上都大火焚宫室"指的是元代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宫殿遭遇火灾的重大历史事件。该事件发生在元朝时期,反映了当时政治、军事及建筑特点等多方面背景。

天历之变夺位纷争

元朝元朝

天历之变是元朝中期一场关键的皇位争夺事件,发生于1328年(天历元年),涉及元文宗图帖睦尔与其兄明宗和世㻋的权力斗争。这场政变不仅导致元朝统治集团

海运漕粮制度确立

元朝元朝

海运漕粮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海路运输漕粮的重要制度,主要服务于京师的粮食供应需求。这一制度在宋、元、明、清等朝代均有发展,尤其在元代和明代达到

天历之变夺位纷争

元朝元朝

天历之变是元朝中期一场关键的皇位争夺事件,发生于1328年(天历元年),涉及元文宗图帖睦尔与其兄明宗和世㻋的权力斗争。这场政变不仅导致元朝统治集团

海运漕粮制度确立

元朝元朝

海运漕粮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海路运输漕粮的重要制度,主要服务于京师的粮食供应需求。这一制度在宋、元、明、清等朝代均有发展,尤其在元代和明代达到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