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清朝 >> 详情

和珅的财政操纵和腐败作风

朝代:清朝 | 时间:2024-06-15 | 阅读:1892次
历史人物 ► 和珅

和珅是清代著名的大臣,他控制了清代中期的财政大权,通过各种手段肆意敛财,积累了大量私人财富。以下是一篇对和珅财政操纵和腐败作风的详细分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和珅的财政操纵和腐败作风

和珅乃是清代财政史上备受争议的重要人物。他通过各种手段大量吸取民间资财,积累了个人巨额财富,成为清代最富有的大臣之一。其腐败作风引发了强烈的社会不满,对清代政局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首先,和珅大量收受贿赂,从中获取暴利。他利用自己手握财权的优势,对下级官员和商贾进行敲诈勒索,获取巨额回扣。据史料记载,和珅在任期间从地方商人手中每年收取高达数十万两白银的贿赂。这些非法所得成为其积累私人财富的重要渠道。

其次,和珅利用职权操纵价格,从中牟取暴利。他垄断了许多关键商品的交易,操纵价格使之大幅上涨,然后以高价销售谋取暴利。如他垄断了茶叶贸易,任意操纵价格,从中获取大量利润。又如他在铜、盐等物资的储买和销售上进行投机炒作,同样获取了暴利。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普通民众的利益,也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

再次,和珅利用手中大权,大肆敛财,造成国库入不敷出。他挪用和私吞国库资金,大兴土木,修建了皇帝佛寺、宫殿等等,花费巨资,导致国库空虚。同时,他还大量发行赋税券和各类凭证,变相增加民众负担。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国家财政,也引发了民众强烈不满。

最后,和珅大肆培植亲信,操纵政治。他利用手中大权,提拔自己的亲信,在政治上形成了自己的势力集团。同时,他经常利用手中的情报优势进行阴谋诽谤,陷害政敌,以巩固自己的地位。这不仅损害了朝廷的正常决策,也导致了政治腐败日益严重。

综上所述,和珅的财政操纵和腐败作风严重损害了国家利益和民众福祉,最终导致了自身的覆灭。他的腐败行为也成为后世吸取的一个重要教训,警示我们必须坚守廉洁自律,维护政治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文章标签:

上一篇:严嵩:权臣操纵朝政滥用职权 | 下一篇:女娲补天重塑人间

福康安平定台湾

清朝福康安

福康安平定台湾事件发生在清乾隆五十一年至五十三年(1786-1788年),是清朝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的重要军事行动。此次事件展现了清廷对边疆地区的控制力,

清朝宣布退位

清朝清朝

清朝宣布退位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标志着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终结。以下是关于这一事件的详细阐述: 1. 历史背景 - 内忧外患:19世纪末至20世纪

曾静投书案风波

清朝乾隆

曾静投书案是清朝雍正年间(1726年)发生的一起重大文字狱案件,涉及反清思想传播、皇权合法性争议及雍正帝的舆论控制策略。以下是基于史实的详细内容:

龚自珍诗词革新

清朝清史稿

龚自珍(1792—1841年)是清代中后期最具革新精神的诗人、思想家,其诗词创作打破了清代中叶以来的拟古主义和形式主义窠臼,以批判现实、张扬个性、开拓新

和珅兴衰记

清朝和珅

和珅兴衰记 和珅(1750—1799),钮祜禄氏,字致斋,满洲正红旗人,清朝乾隆年间著名的权臣、巨贪。其一生经历了从发迹到巅峰再到覆灭的戏剧性过程,堪称

和珅跌倒嘉庆饱

清朝和珅

“和珅跌倒,嘉庆饱”是一句流传广泛的民间谚语,形象地概括了清代嘉庆帝查抄权臣和珅家产的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既是乾隆朝后期贪腐问题的集中爆发,也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