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三国 >> 详情

曹仁坚守樊城

朝代:三国 | 时间:2025-05-30 | 阅读:4564次
历史人物 ► 曹仁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仁坚守樊城是我国古代战争史上著名的守城战例。此役发生在关羽北伐襄樊期间,曹仁以不足万人的守军抵御关羽数万大军的围攻达数月之久,最终等来徐晃援军,为曹操集团保住战略要地。

曹仁坚守樊城

从军事地理角度看,樊城与襄阳隔汉水相望,是曹操控制荆州北部的核心据点。曹仁在战前做了充分准备:加固城墙、储备粮草、疏通护城河。当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时,樊城城墙仅剩数板未被淹没,曹仁身先士卒"白马沉河"激励士气, demonstrating exceptional leadership. "

战术层面,曹仁采取了多重防御措施:1)在城头设置百张强压制敌军;2)组织死士多次出击破坏关羽围城工事;3)利用城内高楼设置观察哨,及时调整布防。值得注意的细节是,面对关羽的"攻心战",曹仁当众焚烧孙权密信,有效稳定了军心。

此战凸显曹仁"鬼神之勇"的将略,其守城经验可追溯到早年随曹操征讨徐州时积累的城防经验。现古发现樊城遗址出土的东汉箭簇、擂石等文物,印证了史书记载的惨烈战况。从战略影响看,樊城坚守为曹操调遣徐晃、张辽等援军赢得时间,最终导致关羽败走麦城,改变了三国鼎立格局。

三国志》裴注引《魏略》记载曹仁"被甲持弓,昼夜不释",其顽强防守连关羽都叹服。此战也成为后世《武经总要》等兵书记载的经典守城案例,对冷兵器时代城防战术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文章标签:

上一篇:汉宣帝中兴盛世 | 下一篇:束皙补《诗》释古

诸葛亮骂死王朗

三国诸葛亮

诸葛亮骂死王朗的故事主要出自小说《三国演义》第九十三回“姜伯约归降孔明,武乡侯骂死王朗”,并非历史事实。根据《三国志》等正史记载,王朗(原名

于禁水淹七军降

三国于禁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北伐襄樊时,曹魏大将曹仁被围困于樊城。曹操派于禁、庞德率七军救援。于禁抵达前线后,正值汉水流域遭遇罕见秋汛。《三国

管宁割席断交

三国管宁

《管宁割席》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典故,出自《世说新语·德行》,体现了魏晋时期士人重视品行操守的风气。以下是基于史实的详细解析: 一、事件背景与记

庞统献连环计助火攻

三国庞统

庞统献连环计助火攻是《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重要情节,但需注意这一事件主要出自小说演绎,正史记载较为简略。以下从史实与文学创作角度分析: 一、

曹仁死守樊城记

三国曹仁

曹仁死守樊城记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发动北伐,兵锋直指曹魏战略重镇樊城(今湖北襄阳樊城区)。此战中,曹仁作为曹魏方面主将,以劣势兵力死守

曹仁守樊城拒关羽

三国曹仁

曹仁守樊城拒关羽是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的重要战役之一,发生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此役是关羽北伐的转折点,也是曹魏与蜀汉战略博弈的关键节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