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三国 >> 详情

丁奉雪中奋短兵

朝代:三国 | 时间:2025-05-29 | 阅读:5498次
历史人物 ► 丁奉

"丁奉雪中奋短兵"典出《三国志·吴书·丁奉传》,描述了东吴名将丁奉在公元252年东兴之战中的经典战例。以下结合史实展开分析:

丁奉雪中奋短兵

一、战役背景

1. 时间地点:魏嘉平四年(吴建兴元年)冬,魏将诸葛诞、胡遵率七万大军进攻东吴东兴堤(今安徽含山东南)。

2. 气候特征:当时江淮地区遭遇罕见暴雪,气温骤降,《资治通鉴》记载"积雪深丈余"。

3. 军事部署:东吴太傅诸葛恪率四万援军,丁奉时任冠军将军,领军为前锋。

二、战术细节

1. 特殊装备:丁奉令士卒"解铠著胄,持短兵",卸去沉重铠甲,仅戴头盔使用短兵器。

2. 突袭路线:选择魏军认为不可能的险峻雪坡突袭,雪地行军时"蹴裂积雪,扬兵奋击"。

3. 心理战术:魏军见吴军轻装突进,"大笑不设备",导致措手不及。

三、战果影响

1. 斩将记录:阵斩魏前部督韩综(原吴国叛将)、桓嘉,史载"斩首数百,争渡溺死者数万"。

2. 战略意义:此战促成吴军缴获大量军资,迫使魏军全线撤退,奠定诸葛恪短期威望。

3. 军事创新:开创了古代战争史上著名的"雪战"经典范例,体现气候战术运用。

四、延伸考据

1. 短兵考证:据《释名》记载,当时短兵应指环首刀或手戟,长度约60-90厘米。

2. 兵力对比:《建康实录》称丁奉前锋仅三千人,但现证实际约五千人。

3. 后续发展:此战后丁奉升灭寇将军,六年后(258年)又策划了著名的"寿春突袭"。

该战例充分体现了东吴将领的陆战适应性,以及丁奉"善伺敌隙,果断勇决"的作战特点。裴松之注特别指出"奉计画明练,有文武筹略",其雪中短兵突袭成为中国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文章标签:

上一篇:蔡伦改进造纸 | 下一篇:竹林七贤阮籍风骨

赤壁鏖兵惊天变

三国鲁肃

赤壁鏖兵惊天变 208年的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期最具战略意义的战役之一,奠定了魏、蜀、吴三分天下的格局。此战以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击败曹操而闻名,其影响远

刘备:仁德之君的崛起与霸业

三国刘备

刘备作为三国时期蜀汉的开国君主,其"仁德之君"的形象在《三国志》与《华阳国志》等史籍中有着深刻体现。他的崛起历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重要阶段:一、早年

三国归一统天下大势

三国三国

三国归一统是指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最终由西晋完成统一的历史进程。这一过程深刻反映了汉末以来政治、军事、经济等多方面因素的演变。1. 三国鼎立的

丁奉雪中奋短兵破敌

三国丁奉

丁奉“雪中奋短兵破敌”是《三国志》记载的东吴名将丁奉在魏吴东兴之战(252年)中的经典战例。这一战役展现了丁奉出色的战术指挥能力和东吴军队的机动

丁奉雪中奋短兵破敌

三国丁奉

丁奉“雪中奋短兵破敌”是《三国志》记载的东吴名将丁奉在魏吴东兴之战(252年)中的经典战例。这一战役展现了丁奉出色的战术指挥能力和东吴军队的机动

丁奉雪中奋短兵

三国丁奉

"丁奉雪中奋短兵"典出《三国志·吴书·丁奉传》,描述了东吴名将丁奉在公元252年东兴之战中的经典战例。以下结合史实展开分析:一、战役背景1. 时间地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