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唐朝 >> 详情

孟郊登科后赋诗志

朝代:唐朝 | 时间:2025-05-27 | 阅读:8895次
历史人物 ► 孟郊

孟郊登科后赋诗志

孟郊登科后赋诗志

孟郊(751—814),字东野,唐代著名诗人,与韩愈并称“韩孟”,其诗以“苦吟”著称,风格奇崛冷峻。贞元十二年(796年),孟郊进士及第,时年四十六岁,作《登科后》一诗,抒发多年困顿终得功名的狂喜之情。

1. 《登科后》诗作内容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诗中对比昔日科场失意的潦倒与今日登第的畅快,以“春风得意”“看尽长安花”的意象,展现其扬眉吐气之态。

2. 创作背景与心态

孟郊早年屡试不第,生活贫寒,其诗多写寒士之悲,如《落第》《再下第》等。登科后,短暂释放压抑,但后续仕途仍坎坷(仅任溧阳尉等小官),晚年更陷贫病。此诗成为其人生中少有的欢快之作。

3. 诗歌艺术特色

- 语言直白而情感浓烈:一反其惯用冷涩意象,直抒胸臆。

- 对比手法:“昔日”与“今朝”的强烈反差,强化喜悦感。

- 象征意义:“春风”“马蹄疾”暗喻人生际遇的突然转变。

4. 后世评价与影响

- 成语“春风得意”“走马看花”皆源于此诗,成为科举文化的经典符号。

- 后人对其评价两极:或赞其真情流露,或批其“得意忘形”(如金代元好问讥其“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

5. 孟郊的文学地位

作为“苦吟派”代表,其诗风开中唐险怪诗风先河,对贾岛李贺等有直接影响。苏轼评“郊寒岛瘦”,概括其诗冷峻瘦硬的特点。

扩展知识

- 唐代科举录取率极低,进士科每年仅取二三十人,孟郊中年及第已属不易。

- 其《游子吟》与《登科后》风格迥异,反映诗人复杂性格:既有对亲情的深沉,亦有对功名的执着。

孟郊的《登科后》不仅是个人情感的宣泄,更成为唐代士人科举心态的缩影,兼具文学价值与历史意义。

文章标签:

上一篇:杨素镇压汉王叛 | 下一篇:张浚中兴复国谋

贺知章归故乡

唐朝贺知章

贺知章(659年-744年),字季真,唐代著名诗人、书法家,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因晚年自号“四明狂客”闻名。作为盛唐时期“吴中四士”之一,他与

唐朝鼎盛时期的艺术繁荣

唐朝唐朝

唐朝鼎盛时期(约7世纪中叶至8世纪中叶,贞观之治至开元盛世)的艺术繁荣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高峰之一,其成就体现在多个领域,呈现出开放多元、兼容并蓄的

李泌智谋:朝中重臣的辉煌

唐朝李泌

李泌是唐代中期的著名政治家、谋略家,历经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以其深谋远虑和灵活权变在动荡的政局中屡建奇功。他以布衣身份参与朝政,成为

王维山水画中诗

唐朝王维

王维(701—761年)是盛唐时期集诗人、画家、音乐家于一身的艺术大家,被后人誉为“诗佛”。他的山水画与诗歌创作深度融合,开创了中国文人画“诗画一体

孟郊苦吟游子心

唐朝孟郊

孟郊是中唐时期著名的苦吟诗人,其诗歌以“瘦硬奇险”著称,与贾岛并称“郊寒岛瘦”。标题“孟郊苦吟游子心”精准概括了他诗歌创作的核心特点与情感内

孟郊慈母手中线

唐朝孟郊

孟郊的《游子吟》是中唐时期一首脍炙人口的五言古诗,全诗为:"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诗以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