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南北朝 >> 详情

顾野王著《玉篇》

朝代:南北朝 | 时间:2025-06-27 | 阅读:3548次
历史人物 ► 王著

顾野王是南朝梁陈时期的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其所著《玉篇》是中国古代继《说文》之后又一重要字典,对汉字研究具有里程碑意义。以下是关于顾野王与《玉篇》的史实性考察:

顾野王著《玉篇》

1. 作者生平与学术背景

顾野王(519-581年),字希冯,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他博通经史,兼擅天文地理、占卜绘画,尤精文字训诂。梁武帝时任太学博士,陈朝时官至光禄卿。《玉篇》编撰始于梁大同九年(543年),成书时顾野王仅24岁,足见其早慧。

2. 《玉篇》的编纂特点

部首系统创新:沿袭《说文》540部首,但调整为542部,如合并"皃""色"二部,新增"父""云"等部,体现对汉字系统的新认知。

释义方式革新:突破许慎"六书"理论束缚,采用"以义为纲"的注释体例,注重实际用字中的引申义与假借义。例如"王"字除释为"天下所归"外,还注明"又音yù,旺盛义"。

反切注音普及:全书采用反切注音法,这是现存最早系统使用反切的字典,反映南朝汉语语音面貌。

3. 版本流变与文献价值

原本30卷收字16917个,至唐代经孙强增字减注,宋代陈彭年等重修为《大广益会玉篇》,但已失顾氏原貌。现存最早版本为日本所藏唐写本残卷(现存约2000余字),清末黎庶昌《古逸丛书》曾影印。残卷中保留的南北朝俗字(如"朙"作"明")对研究汉字演变至关重要。

4. 学术影响

首开以实用功能编纂字书的先河,直接影响后世《类篇》《字汇》等工具书体例。

所引《声类》《字书》等佚书内容成为辑佚重要来源。

日本现存《玉篇》残卷被定为国宝,可见其国际影响。

附:顾野王另有《舆地志》《符瑞图》等著作,但多散佚。《玉篇》虽经唐宋修订,其开创性体例仍为汉语辞书史的重要转折点,标志着汉字研究从经学附庸转向语言学独立探索。

文章标签:玉篇

上一篇:江东名士陆机传 | 下一篇:大业律令颁布施行

南北战争中的名将战略战术解析

南北朝

南北战争(1861-1865年)作为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内战,涌现出多位军事才能卓越的将领,双方的战略战术演变深刻影响了现代战争形态。以下从主要将领及其

陈朝文化的繁荣时期

南北朝陈霸先

陈朝(557年—589年)是南朝最后一个政权,虽然国祚仅33年,但在文化领域却呈现出鲜明的特色和短暂的繁荣。其文化成就主要体现在文学、艺术、佛教、史学及

高欢建立东魏政权的历程

南北朝高欢

高欢建立东魏政权的历程是北魏末年政权分裂与军阀角逐的关键一环,其过程深刻反映了六镇起义后北方政治秩序的重构。以下从军事崛起、政治博弈和制度建

拓跋焘统一北方及其政治改革

南北朝拓跋焘

拓跋焘(408—452年),即北魏太武帝,是北魏第三位皇帝,他在位期间(424—452年)完成了北方统一并推行一系列政治改革,奠定了北魏的强国基础。其统一与

王著刺杀阿合马

元朝王著

王著刺杀阿合马是元朝初年的一起重大政治事件,发生在1282年(至元十九年)。阿合马是元世祖忽必烈时期权倾朝野的回回权臣,长期担任中书平章政事,掌管

顾野王著《玉篇》

南北朝王著

顾野王是南朝梁陈时期的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其所著《玉篇》是中国古代继《说文解字》之后又一重要字典,对汉字研究具有里程碑意义。以下是关于顾野王与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