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元朝 >> 详情

伊斯兰学者伊本·白图泰

朝代:元朝 | 时间:2025-06-29 | 阅读:5064次
历史人物 ► 元朝

伊本·白图泰(Ibn Battuta,1304—1369或1377)是中世纪最伟大的旅行家之一,也是伊斯兰世界著名的学者和地理学家。他出生于摩洛哥丹吉尔的柏柏尔人家庭,全名为阿布·阿卜杜拉·穆罕默德·伊本·阿卜杜拉·伊本·穆罕默德·伊本·易卜拉欣·莱瓦提·丹吉(Abu Abdullah Muhammad ibn Abdullah ibn Muhammad ibn Ibrahim al-Lawati al-Tanji)。他的旅行历程横跨亚非欧三大洲,历时近30年,行程约12万公里,远超同时代的马可·波罗

伊斯兰学者伊本·白图泰

主要经历与贡献:

1. 早年教育与朝觐之旅

1325年,21岁的伊本·白图泰为完成伊斯兰教的“哈吉”(朝觐)义务,从丹吉尔出发前往麦加。途中他穿越北非、埃及、叙利亚,并首次到达麦加。这段旅程激发了他对探索世界的兴趣。

2. 广泛的旅行范围

- 中东与阿拉伯半岛:多次访问麦加、麦地那,并游历伊拉克、波斯(今伊朗)和也门。

- 东非:曾南下至东非沿海的索马里、肯尼亚和坦桑尼亚,记录斯瓦希里文化。

- 南亚与德里苏丹国:1333年受德里苏丹穆罕默德·本·图格鲁克聘用,担任法官(卡迪)长达7年,亲历了印度次大陆的政治与宗教变迁。

- 东南亚与中国:通过海路抵达马尔代夫、斯里兰卡,最终到达中国元朝泉州广州等地,记载了元代的港口贸易与穆斯林社区。

- 西非:晚年受马里国王曼萨·苏莱曼邀请,穿越撒哈拉沙漠,详细记录了马里帝国的黄金贸易与伊斯兰文化。

3. 著作《异境奇观》

伊本·白图泰的旅行见闻由学者伊本·朱扎伊整理为《献给求知者关于异域奇观的礼物》(简称《异境奇观》或《伊本·白图泰游记》)。该书不仅涵盖地理、民俗,还涉及政治制度、经济活动和宗教实践,是研究中世纪伊斯兰世界与跨文化交流的重要史料。

4. 学术与宗教背景

作为马立克学派法学家,伊本·白图泰在旅行中常以学者身份参与当地宗教活动。他的记录反映了14世纪伊斯兰教的传播网络,如苏菲派道堂(如埃及的沙兹里教团)和印度次大陆的苏丹国伊斯兰化进程。

5. 历史意义与争议

- 部分学者质疑其中国行程的真实性,但多数认为他对刺桐(泉州)和穗城(广州)的描述与元代文献相符。

- 他记录的马里帝国黄金贸易(如“黄金的流通如同沙粒”)印证了西非在欧洲殖民前的繁荣。

扩展知识:

与马可·波罗对比:两人几乎同时代,但伊本·白图泰的行程更广,且以穆斯林视角记录了从达卡到廷巴克图的伊斯兰文明网络。

技术细节:他依赖商队、朝觐路线和海上季风航行,体现了中世纪长途旅行的组织能力。

跨文化观察:对印度种姓制度、元朝纸币、马里女性社会地位等都有独特记载。

伊本·白图泰的旅行展现了14世纪全球化雏形,其著作是理解前现代欧亚非互联互通的关键文本。

文章标签:

上一篇:司马光著资治通鉴 | 下一篇:国本之争拖延立储

元朝文人虞集生平传

元朝虞集

虞集(1272—1348),字伯生,号道园,又号邵庵,祖籍四川仁寿,生于湖南衡阳,元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位列“元诗四大家”之一,是元代中期文坛

伯颜掌权风云人物传

元朝伯颜

元朝权臣伯颜(Bayan,约1236—1295年)是元世祖忽必烈时期至元成宗初年最具影响力的政治人物之一。作为蒙古伯牙吾台氏贵族,他以军事才能起家,逐步掌控朝

元朝文人雅士风采录

元朝元朝

元朝文人雅士的风采体现在政治、文学、艺术、学术等多方面,既受蒙古统治者的政策影响,又展现出独特的文化融合与创新。以下从人物、作品、社会背景等

忽必烈继承汗位与统一战争

元朝忽必烈

忽必烈继承汗位与统一战争是蒙元历史的关键转折点,深刻影响了东亚政治格局。作为拖雷之子、蒙哥汗之弟,忽必烈于1260年在开平(后称上都)经部分蒙古贵

元朝文人雅士风采录

元朝元朝

元朝文人雅士的风采体现在政治、文学、艺术、学术等多方面,既受蒙古统治者的政策影响,又展现出独特的文化融合与创新。以下从人物、作品、社会背景等

元朝文人虞集诗词研究

元朝元朝

元朝文人虞集(1272—1348)是元代重要的文学家、史学家,字伯生,号道园,谥文靖,祖籍四川仁寿,后迁居江西崇仁。他是元代“儒林四杰”之一,与杨载、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