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元朝 >> 详情

元英宗被刺南坡之变

朝代:元朝 | 时间:2025-08-05 | 阅读:320次
历史人物 ► 南坡之变

元英宗被刺的"南坡之变"是元朝中期重要的政治事件,发生于至治三年(1323年)八月五日。这场政变不仅导致年仅21岁的元英宗硕德八剌,更引发了元朝统治集团内部权力的重大重组。

元英宗被刺南坡之变

事件背景可追溯至元仁宗时期开始的汉化改革。元英宗即位后,在宰相拜住辅佐下继续推进改革:恢复科举制度,裁撤冗官,颁布《大元通制》,并试图削弱蒙古贵族的特权。这些措施严重触动了以铁失为首的保守派利益。铁失作为御史大夫,其家族与色目官僚集团关系密切,且掌握部分军权。

政变直接是元英宗对铁失岳父、中书右丞相阿散的贪污调查。至治三年七月,阿散被处死,铁失害怕牵连,遂串联晋王也孙铁木儿(未来的泰定帝)、知枢密院事也先帖木儿等权贵,趁英宗自上都南返大都途中,驻跸南坡店(今内蒙古正蓝旗附近)时发动兵变。

事变过程显示周密策划:铁失利用值宿禁卫的便利,当晚率领阿速卫军十六人闯入行帐。据《元史》记载,拜住率先发现叛军,被也先帖木儿砍中手臂后仍奋力护主,最终与英宗同时遇害。值得注意的是,参与政变者包括枢密院、中书省多名高官,反映改革派在中央已陷入孤立。

政变后铁失迅速派人向晋王也孙铁木儿报捷,后者于龙居河(今克鲁伦河)即位,是为泰定帝。但泰定帝为撇清关系,即位月余便处死铁失等人。南坡之变标志着元朝汉化改革的挫败,其后政令更趋保守。从深层看,这是蒙古传统部落政治与中央集权制度矛盾的爆发,也暴露了元朝禁卫军制度的缺陷。

相关历史影响包括:此后元朝皇位更迭更加频繁,仅1328-1332年间就更换五位皇帝;权臣燕铁木儿借机崛起;为削弱勋贵势力,元廷后期不得不更加依赖色目官僚,进一步激化民族矛盾。明初编纂《元史》时,史臣将此事与唐代"玄武门之变"相提并论,认为"逆党一倡,而邦家随之殄瘁"。考古方面,2000年在内蒙古蓝旗发现的元代行宫遗址,为研究南坡之变地理环境提供了实物资料。

文章标签:

上一篇:南宋末年的崖州守备战 | 下一篇:仇英精工青绿画

元英宗被刺南坡之变

元朝南坡之变

元英宗被刺的"南坡之变"是元朝中期重要的政治事件,发生于至治三年(1323年)八月五日。这场政变不仅导致年仅21岁的元英宗硕德八剌被杀,更引发了元朝统治

郝经使宋被囚

元朝郝经

郝经使宋被囚是宋元之际一段重要的历史事件,反映了当时南北政权间的复杂关系。郝经(1223—1275)是元世祖忽必烈的重要谋臣,出身于汉族士大夫家庭,精通

元文宗设立奎章阁

元朝元文宗

元文宗设立奎章阁是元代文化史上一项重要举措,反映了元朝统治者对汉文化的接纳与利用。奎章阁始建于天历二年(1329年),是元文宗图帖睦尔在继承皇位后

亦黑迷失航海探险

元朝忽必烈

亦黑迷失是元代著名的航海家、探险家,其航海活动主要发生在13世纪末至14世纪初,是元代海外交通与外交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航海探险不仅是元代海上

元英宗被刺南坡之变

元朝南坡之变

元英宗被刺的"南坡之变"是元朝中期重要的政治事件,发生于至治三年(1323年)八月五日。这场政变不仅导致年仅21岁的元英宗硕德八剌被杀,更引发了元朝统治

南坡之变弑君事件

元朝南坡之变

南坡之变是元朝历史上一次重大政治事件,发生于1323年(至治三年)八月五日,元英宗硕德八剌在南坡店(今河北省沽源县境内)遭铁失等人弑杀。这一事件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