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 李贽批判儒学

李贽(1527—1602)是明代晚期具有颠覆性思想的哲学家,他以激烈的批判态度挑战传统儒学,成为当时思想界的异端代表人物。他的批判主要集中于儒家正统学说中的僵化教条、虚伪道德和等级秩序,其观点主要体现在《焚书》
时间 ► 2025-07-31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李贽

[南北朝] 王肃北传儒学经典

王肃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的经学家,字子雍,东海郯县(今山东郯城)人。他是西汉经学家王吉的后代,司徒王朗之子。王肃在儒学经典的传承和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在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的争论中,他的观点对后世产
时间 ► 2025-07-31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王肃

[宋朝] 宋朝民间文化的兴起与传播

宋朝民间文化的兴起与传播是宋代社会变革的重要体现,其背景、表现与影响可从以下多维度展开分析: 一、社会经济基础与城市化推动1. 商品经济繁荣:宋代打破坊市制度,夜市合法化(如开封州桥夜市、临安“瓦舍勾栏”
时间 ► 2025-07-16 | 标签 ► 民间文化 | 历史人物 ► 宋朝

[晋朝] 佛教在东晋传播

佛教在东晋时期的传播是中国佛教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呈现出多元化、本土化的特点,并与当时的政治、文化、思想深度交织。以下是关键史实和扩展分析: 一、社会背景与政治因素1. 北方战乱与南迁:永嘉之乱后,晋室南
时间 ► 2025-07-06 | 标签 ► 佛教 | 历史人物 ► 谢安

[唐朝] 鉴真东渡传播佛法

鉴真东渡是唐朝时期中日佛教文化交流的重大历史事件,对日本佛教、建筑、医学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是基于史实的详细分析: 1. 鉴真生平与东渡背景 鉴真(688—763),唐代高僧,俗姓淳于,扬州江阳县人。14岁出
时间 ► 2025-07-03 | 标签 ► 佛法 | 历史人物 ► 唐朝

[唐朝] 皮日休儒学批判者

皮日休(约834—883年)是晚唐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也是儒学批判思想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既根植于儒家传统,又对儒学僵化、虚伪的一面提出了深刻批判,其观点主要集中于诗文和政论中。以下是
时间 ► 2025-07-01 | 标签 ► 儒学批判 | 历史人物 ► 皮日休

[明朝] 阳明心学传播

阳明心学是明代思想家王守仁(王阳明)创立的儒家学派,其核心思想包括“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其传播过程可分为以下阶段,并对东亚文化圈产生深远影响。 一、明代传播阶段1. 地域扩展与学派形成王阳明
时间 ► 2025-07-01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钱德洪

[元朝] 基督教在华传播

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历程悠久而复杂,可分为四个主要阶段,体现出宗教传播与中国社会文化的互动与碰撞。 一、唐代景教:首次传入(7-9世纪)公元635年,聂斯托利派传教士阿罗本经丝绸之路抵达长安,受到唐太宗礼遇。景
时间 ► 2025-07-01 | 标签 ► 基督教 | 历史人物 ► 元朝

[晋朝] 佛教广泛传播

佛教的广泛传播是一个跨越两千多年、覆盖亚洲乃至全球的历史进程,其传播路径、本土化适应及文化影响具有复杂性和多层次性。以下从历史脉络、传播途径、本土化现象和文化影响等方面展开分析: 一、历史脉络与传播阶
时间 ► 2025-06-27 | 标签 ► 佛教 | 历史人物 ► 史进

[南北朝] 王俭倡儒学

王俭倡儒学这一主题涉及南朝齐时期的政治家、学者王俭对儒家学说的推崇与实践。王俭(452—489年),字仲宝,出身琅琊王氏,是南朝齐高帝萧道成的重要谋臣,官至尚书令,封南昌县公。他以博学多才闻名,尤其在儒学复兴
时间 ► 2025-06-14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萧道成

  • 1
  • 2
  • 3
  • 4
  • 5
  • 6
  •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