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 李贽批判儒学
李贽(1527—1602)是明代晚期具有颠覆性思想的哲学家,他以激烈的批判态度挑战传统儒学,成为当时思想界的异端代表人物。他的批判主要集中于儒家正统学说中的僵化教条、虚伪道德和等级秩序,其观点主要体现在《焚书》时间 ► 2025-07-31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李贽
[南北朝] 王肃北传儒学经典
王肃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的经学家,字子雍,东海郯县(今山东郯城)人。他是西汉经学家王吉的后代,司徒王朗之子。王肃在儒学经典的传承和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在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的争论中,他的观点对后世产时间 ► 2025-07-31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王肃
[宋朝] 欧阳修推动古文运动
欧阳修是北宋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其贡献不仅在于文学实践,更在理论建构与社会影响力的拓展上奠定了宋代散文的新范式。以下从多个维度分析其推动作用:1. 理论倡导与文体革新 欧阳修在《答吴充秀才书》等文中明确提时间 ► 2025-07-17 | 标签 ► 古文运动 | 历史人物 ► 欧阳修
[清朝] 清朝末期官绅改革运动回顾
清朝末期的官绅改革运动是19世纪中后期清政府在内外交困背景下推行的一场自上而下的改良尝试,主要分为两个阶段:洋务运动(1860-1890年代)和清末新政(1901-1911年)。一、洋务运动(自强运动) 1. 历史背景:第二次鸦片时间 ► 2025-07-09 | 标签 ► 官绅改革运动 | 历史人物 ► 清朝
[清朝] 保路运动激民愤
保路运动是清末民初中国各地民众反对清政府出卖铁路利权给外国列强的爱国斗争,尤以1911年四川保路运动最为激烈,最终成为辛亥革命的导火索。以下是该运动的核心内容和历史影响: 一、背景与起因1. "铁路国有"政策 191时间 ► 2025-07-04 | 标签 ► 保路运动 | 历史人物 ► 保路运动
[唐朝] 皮日休儒学批判者
皮日休(约834—883年)是晚唐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也是儒学批判思想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既根植于儒家传统,又对儒学僵化、虚伪的一面提出了深刻批判,其观点主要集中于诗文和政论中。以下是时间 ► 2025-07-01 | 标签 ► 儒学批判 | 历史人物 ► 皮日休
[南北朝] 北魏太武帝灭佛运动
北魏太武帝灭佛运动(424-452年)是南北朝时期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宗教镇压事件之一,其背后融合了政治、经济、民族冲突等多重因素。以下是基于史实的具体分析: 一、灭佛的直接导火索1. 盖吴起义的牵连 445年关中时间 ► 2025-06-30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崔浩
[清朝] 保路运动爆发
保路运动是1911年(宣统三年)清朝末年爆发的一场以反对清政府“铁路国有化”政策为核心的民众抗议运动,直接推动了辛亥革命的爆发。其背景、过程和影响可概括如下:1. 背景与起因 商办铁路的兴起:甲午战争后,列强通时间 ► 2025-06-27 | 标签 ► 运动 | 历史人物 ► 保路运动
[南北朝] 王俭倡儒学
王俭倡儒学这一主题涉及南朝齐时期的政治家、学者王俭对儒家学说的推崇与实践。王俭(452—489年),字仲宝,出身琅琊王氏,是南朝齐高帝萧道成的重要谋臣,官至尚书令,封南昌县公。他以博学多才闻名,尤其在儒学复兴时间 ► 2025-06-14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萧道成
[清朝] 保路运动引发抗议
保路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民众抗议运动,爆发于1911年5月至10月,直接推动了辛亥革命的爆发。以下是其主要内容和背景分析:1. 背景与起因 清政府为筹集修筑粤汉、川汉铁路资金,向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借时间 ► 2025-06-09 | 标签 ► 保路运动 | 历史人物 ► 保路运动
南北朝元宝炬
晋朝桓伊
三国陶谦
汉朝刘盆子
秦朝郡县制
春秋战国保甲法
西周周文王
夏商微子
清朝清朝
明朝天工开物
元朝阿老瓦丁
宋朝宋朝
五代十国石敬瑭
唐朝高适
隋朝高颎
南北朝江总
晋朝司马伦
三国夷陵之战
汉朝汉武帝
秦朝睡虎地秦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