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 张衡监工东都

关于“张衡监工东都”这一表述,需结合东汉时期的史实和具体语境进行分析。以下是基于历史记载的解读和相关背景扩展:1. 张衡的官职与职责 张衡(78年—139年)是东汉著名科学家、文学家,曾任太史令(主管天文、历
时间 ► 2025-07-28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张衡

[明朝] 奴儿干都司设

奴儿干都司是明朝在东北地区设立的重要军政机构,全称"奴儿干都指挥使司",设立于永乐七年(1409年),废止于宣德九年(1434年),是明朝经略黑龙江流域、库页岛及远东地区的核心建制。其设立与废止反映了明朝对东北边
时间 ► 2025-07-24 | 标签 ► 都司设 | 历史人物 ► 建州

[隋朝] 杨侗称帝守东都

杨侗(605年-619年),字仁谨,隋朝宗室,隋炀帝杨广之孙,元德太子杨昭第三子。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弑后,杨侗被留守东都洛阳的群臣拥立为帝,史称“皇泰主”,成为隋朝名义上的最后一位皇帝。 杨侗称帝的背景 1. 隋
时间 ► 2025-07-23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杨侗

[唐朝] 安西都护府孤军守

安西都护府是唐朝在西域设置的重要军政机构,自640年设立至8世纪末逐渐衰落,其“孤军坚守”的历史主要体现在唐王朝中后期内乱频发、西域与中原联系几近断绝的背景下,安西、北庭都护府残部仍长期抵抗吐蕃等势力的史
时间 ► 2025-07-23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吐蕃

[唐朝] 唐朝设立安西都护府

唐朝设立安西都护府是唐太宗贞观十四年(640年)为巩固西北边疆、经略西域的重要举措。其背景、职能及历史意义可概括如下:1. 历史背景 西域战略需求:唐初突厥、吐谷浑等势力威胁丝绸之路,西突厥控制西域诸国,阻碍
时间 ► 2025-07-20 | 标签 ► 都护府 | 历史人物 ► 唐朝

[隋朝] 征发百万建东都

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下令营建东都洛阳,是隋唐时期规模空前的国家工程。这一决策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等多重考量,其具体实施过程和影响如下:一、营建背景与动因 1. 政治中心东移:关中地区历经长期开发,资源承
时间 ► 2025-07-18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通济渠

[元朝] 上都大火焚宫室

"上都大火焚宫室"指的是元代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宫殿遭遇火灾的重大历史事件。该事件发生在元朝时期,反映了当时政治、军事及建筑特点等多方面背景。 一、历史背景1. 上都的政治地位 元上都(开平府)是元朝的夏
时间 ► 2025-07-18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至正

[夏商] 二里头遗址现王都

二里头遗址现王都:早期中国王朝文明的实证 二里头遗址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是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的大型都邑性遗址,年代约为公元前1750年至公元前1500年,对应夏商周三代中的夏代中晚期至商代早期。其宏大的规模、
时间 ► 2025-07-18 | 标签 ► 遗址 | 历史人物 ► 殷墟

[五代十国] 李嗣源平定邺都兵变

李嗣源平定邺都兵变是五代后唐政权巩固过程中的关键事件。以下从背景、过程、影响及历史细节展开分析: 一、背景与起因1. 后唐初期的政治生态:926年李存勖灭后梁建立后唐,但统治基础脆弱。李存勖重用伶人、宦官,导
时间 ► 2025-07-15 | 标签 ► 兵变 | 历史人物 ► 李嗣源

[元朝] 元朝修建元上都

元上都(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LEAGUE正蓝旗境内)是元朝的夏都,由忽必烈于1256年下令修建,原名开平府,1263年升为上都,与大都(今北京)并称"两都",是元代重要的政治、军事和文化中心。 1. 选址与战略意义: 元上都
时间 ► 2025-07-11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元上都

  • 1
  • 2
  • 3
  • 4
  • 5
  • 6
  •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