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春秋战国 >> 详情

赵高:秦始皇宠臣

朝代:春秋战国 | 时间:2024-05-09 | 阅读:6316次
历史人物 ► 秦始皇

赵高(257年—220年),出生于中国战国时期赵国的一个平民家庭。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权臣,以其统治、残暴暴行而被后人所熟知。赵高曾被封为秦始皇的宠臣,在其统治时期扮演着重要角色。

赵高:秦始皇宠臣

赵高年轻时聪明伶俐,有着出色的口才和谋略,很快便跻身于秦国权贵之中。他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权谋手段,得到了秦始皇的青睐,并被任命为宰相。赵高在政治上具有非凡的才能,善于权谋欺诈,深得秦始皇的信任。

赵高作为秦始皇的宠臣,对国家的统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与其他权臣合作,从事国家政治事务,推行秦始皇的一系列改革政策,如废除分封制、统一度量衡、律法统一、修筑长城等。这些改革使得秦国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为后来的秦朝中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赵高自私专横,残暴残忍,对待下属和百姓极为苛刻残忍。他残暴地打压异见者,酷虐刑罚,致使民不聊生,民怨沸腾。他贪婪奢侈,苛捐杂税,横征暴敛,以致天下人民痛恨他。赵高的残暴行为最终导致了他的覆灭,秦朝也因此走向了灭亡的道路。

在秦始皇去世后,赵高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力地位,企图挟天子以令诸侯,出尔反尔,行事不计后果。他镇压异见者,借机清洗异己,导致了朝野的动荡不安。最终,赵高被其他权臣联手推翻,被处死于咸阳,终年三十七岁。

赵高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物。他在政治上有着非凡的才能和勇气,对秦朝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他的残暴和权力欲望也导致了他自己和国家的灭亡。赵高的故事告诉我们,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不慎使用,很容易伤及自己和他人。对于赵高这样的历史人物,我们既要看到其积极一面,也要警惕其消极的一面,从而汲取历史的教训,不断完善自己的品行和为人处世的准则,以免重蹈覆辙。

文章标签:赵高

上一篇:西周青铜器的制作与收藏 | 下一篇:推行官方车马标准

公输班墨攻械对决

春秋战国战国

公输班(鲁班)与墨子在战国时期的“墨攻械对决”是中国古代科技史与军事史上一次著名的思想与实践交锋。据《墨子·公输》记载,这场对决发生在楚国准备

申不害术治思想

春秋战国申不害

申不害(约前385年-前337年),战国时期韩国重要政治家、法家代表人物,以“术治”思想著称。作为法家“术派”的创始人,其理论与商鞅的“法”、慎到的

田氏代齐政权更迭

春秋战国战国

田氏代齐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政权发生重大更迭的历史事件,标志着齐国由姜姓吕氏统治转为田氏(后称陈氏)统治。这一过程历经数代人长期经营,最终通过

晏子使楚智对典故

春秋战国屈完

晏子使楚智对典故源自《晏子春秋》,是春秋时期齐国名相晏婴在外交场合展现智慧与辩才的经典案例。以下是基于史实的详细解析:1. 背景与事件缘起 晏婴

秦代直道交通网络研究

秦朝秦始皇

秦代直道交通网络研究秦代直道是中国历史上首个由国家主导修建的大型陆路交通系统,其兴建于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公元前221-前210年),是中央集权制度下军

秦始皇陵的防盗设计

秦朝秦始皇

秦始皇陵的防盗设计是中国古代陵墓工程的巅峰之作,其复杂性和精密性体现了秦代高超的科技水平与强烈的防盗意识。根据《史记》等史料记载及现代考古发
友情链接